课件编号15312078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949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地理,第五,中国,差异,单元,练习
  • cover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 B.乙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C.丙是北方地区,因降水多雨季长,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D.丁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大.读图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a线大致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 ②甲地区水草茂盛,牦牛、藏山羊是本区著名的畜种. ③乙地区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小 ④b线大致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一致 A.① B.② C.③ D.④ 如图展示的是我国两种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景和我国四大地理分区。读下图完成下面3-7小题。 3.①②两种农业生产活动常见于哪个地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4.丙、丁区域的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A.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一月1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牧区和种植业区的分界线 5.甲地区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原因是(  ) A.绿洲面积广大,地下水丰富 B.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C.距离赤道较近,高温多雨 D.森林众多、涵养水源 6.港珠澳大桥位于(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7.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海大桥,其沉管海底隧道规模也居全球之首。我国能建成大桥最主要的优势是(  ) A.海洋面积广大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 D.地理位置优越 读“我国四大区域示意图及某山脉图”,回答8-9题。 8.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A.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 9.根据图乙所示山脉走向和地理坐标,结合上面的四大区域图判断这一列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武夷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天山山脉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一些优秀节目注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许多内容含着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B.②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C.③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D.④地区的藏族人民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11.《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③景观的是(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提到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其中太行山位于图中的(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艳。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14.下列对我国②③两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线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此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此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D.此线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体一致 15.《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 B.②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C.③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D.④地区的藏民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