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18823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下册1.2《玩泥巴》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349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说课,32张,课件,板书,反思
  • cover
(课件网) 《玩泥巴》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石头与泥土》单元的第2课《玩泥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玩泥巴》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的第二课。本课按照任务驱动的思路,从“玩泥巴”的需要出发,设计并安排活动,分别是:玩泥土的活动(取材),筛泥土的活动(选材),和泥、捏泥的活动(制作),泥塑烧制的资料学习或操作活动(再加工)。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这么课程,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也渗透着科学知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都强。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本课凸显了一个“玩”字,特别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通过感知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最直接,而且循序渐进的活动任务,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说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 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在玩中感受泥土的特点 教学重点 能够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思维。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培养皿、土壤、筛子三种、和泥的容器。 板块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来“玩泥巴”。 2.谈话:你们玩过泥巴吗? ———分享玩泥巴的经验(泥土加水可以堆小山、搓小球、捏小动物等。) 3.谈话:老师带来的这些泥土可以直接做泥塑吗? ———做泥塑的土要细细的。(可用图片资料提示) 板块二、新课学习 (一)筛泥土 1.观察泥土:看看在里面发现了什么? ———石子、小树枝、枯树叶、小虫子、沙子、小砖块、碎玻璃、大颗粒、小颗粒…… 2.如何除去这些杂物? ———用手简单的挑拣、分离;筛选泥土 3.用什么工具筛泥土? ———筛子(筛网) 4.这里有三种筛子,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筛孔大小不同(筛孔大的筛出的颗粒粗,筛孔小的筛出的颗粒细。) 5.筛泥土:①拣出不是泥土的东西;②把大的土块捻捻碎;③选择合适的筛子,先用筛孔大的,再用筛孔小的(如果没有进行初步筛选,大的颗粒很多,会堵住小的筛孔);④筛泥土(土越细越适合做泥塑) ———学生动手筛泥土,教师巡视指导。 (二)做泥塑 1.谈话:这些筛选好的泥土就能做泥塑了吗? ———尝试失败,泥土太干没有粘性 2.和泥:把筛出的土加水和成泥,水和泥土的比例要控制好。 ———尝试水和泥的比例。(水太少,不够粘;水太多,泥太稀。) 3.发现:干的泥土加水能和成泥,泥会表现出与干的泥土截然不同的特点(有黏性),但要控制好水和泥土的比例。 4.做一个小泥塑。 板块三、拓展 1.泥塑和陶器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物品,从用料到制作工艺都是有区别的。但是若简单地从制作流程上看,泥塑可以看成是陶器的雏形。先用泥塑的形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