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20905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课件(41张PPT)

日期:2024-06-1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14407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八年级,数学,下册,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二
  • cover
(课件网)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二课时 1.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 2.经历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猜想与证明的过程,渗透转化思想, 体会图形性质探究的一般思路.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目标】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性质的探究.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性质的应用. 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复习 A D B C 定 义 表示方法 性 质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其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ABCD, 记为“□ABCD”, 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其中线段AC, BD称为对角线. 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相邻两角互补. 如图,若要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可以添加条件: , 添加的理由是 . B D A C AB∥CD, AD∥BC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复习引入 如图,在□ABCD中, 相等的边是 , 相等的角是 , 这些边相等的依据是 , 这些角相等的依据是 . AB = CD,AD = BC ∠A =∠C, ∠B =∠D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B D A C 复习引入 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经过一辈子的辛勤劳动, 到晚年的时候,终于拥有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由于年迈体弱,他决定把这块土地分给他的四个孩子,他是这样分的: 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四 你来评一评 当四个孩子看到时,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的地少,同学们,你认为老人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如图,在□ABCD中,画出对角线,对角线能画 条,分别是 . B D A C 2 AC 、BD A C D B 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 ● 量一量:拿出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测量 出四条线段的长度,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新知探究 猜一猜,线段OA与OC、OB与OD长度有何关系? 如图,把两张完全相同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叠合在一起,在它们的中心O钉一个图钉,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绕O旋转180°. 动手试一试 你发现了什么 ● A D O C B D B O C A A C D B O 已知: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OA = OC,OB = OD. ∴OA = OC,OB = OD. ∴△AOD ≌ △COB(ASA).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AD ∥ BC. ∴∠1 = ∠2,∠3 = ∠4. 3 2 4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 = OC OB = OD ∴ A D B C O 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如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 10,AD = 8,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 ABCD 的面积.. 8 10 B C D A ● O 解: ∴△ABC是直角三角形. 又∵AC⊥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C = AD = 8,CD = AB = 10. 又∵OA = OC, ∴AC = ∴OA= AC = 3, ∴S = BC×AC = 8×6 = 48. ABCD = = 6, 例2: ABCD中,AC,DB交于点O,AC=10,DB=12.则 AB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A B D C O 解: 在□ ABCD中, 在△AOB中, BO - AO < AB < AO + BO, 即1< AB < 11. ∵ AC = 10, DB = 12, ∴ OA = 5, OB = 6. B D C E F A M 例3:如图:在 ABC中,AD 平分∠BAC,点M,E,F分别是AB, AD,AC上的点,四边形BEFM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AF = BM. ∴ AF = EF=BM. ∴ ∠CAD =∠AEF, ∴ ∠BAD =∠CAD, ∵ AD平分∠BAC, ∴ BM = EF ,AB∥EF, 证明:∵ 四边形BEFM是平行四边形, ∴ ∠BAD =∠AEF, 随堂练习 巩固新知 1.如图, ABCD中,点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C=BD B.AB∥DC C.BO=DO D.∠ABC=∠CDA O C B A D A 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5,则它的两条对角线长 可以是 ( ). D A. 12 和 2  B. 3 和 4  C. 4 和 6  D. 4 和 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