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23451

2.1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同步检测 (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8726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耕地,资源,国家,粮食,安全,同步
  • cover
2.1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下表示意某年份四川省、江苏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类型占比(单位:%)。读表,完成1~3题。 土地类型 省级行政区 ① ② ③ ④ 耕地 8.18 13.12 25.0 48.66 园林地 14.44 41.77 51.3 6.06 草地 46.42 28.43 5.3 0.23 交通及建设用地 2.33 3.23 3.2 15.20 水域 1.61 1.71 5.1 28.41 未利用土地 27.02 11.74 10.1 1.44 1.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内蒙古、黑龙江、四川、江苏 B.内蒙古、四川、江苏、黑龙江 C.内蒙古、四川、黑龙江、江苏 D.四川、内蒙古、江苏、黑龙江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省级行政区耕地比重最小是因为位于山区,地势高 B.②省级行政区耕地比重较小是因为气候干旱,地势起伏大 C.③省级行政区园林地比重最大是因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D.④省级行政区耕地比重最大是因为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气候湿润 3.与同为我国粮食大省的③省级行政区相比,④省级行政区的主要优势是(  ) A.耕地面积更大 B.人口更多,精耕细作 C.热量更充足 D.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更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被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5.目前,有利于实现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水稻品种,其基本不受病虫害的影响,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据此完成6~7题。 6.与耐盐碱野生水稻相比,海水稻单产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地形 D.土壤 7.如果我国成功推广种植海水稻,可以(  ) A.减少水污染 B.提高土壤肥力 C.保障粮食安全 D.促进多种经营 下图是我国四大地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正值代表面积增加,负值代表面积减少)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变化速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东部耕地加速减少,西部耕地增速减缓 D.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 9.下列关于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 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开发宜农荒地 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蔬菜、花卉面积增加 读我国江南某地区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第10~12题。 10.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 11.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渍化 D.温室效应 12.为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13.下列表述符合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理念的是(  ) A.山区土地广阔,适宜耕作 B.草原牧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 C.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但是土地贫瘠,不适宜发展耕作业 D.和城市相比,乡村道路更广阔 1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