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30390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课件 (共23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466730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科技,文化,成就,课件,23张
  • cover
(课件网) 科技文化成就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8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2、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 3、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4、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枚原子弹,长崎和广岛转瞬即逝,让世界看到了原子弹的威力,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原子弹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战后苏美两国进入冷战时期,全面开始军备竞赛,截止20世纪60年代,两国拥有核弹头已经上千。 原子核爆炸后的长崎和广岛 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讨论:原子弹的危害这么大,我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原子弹致使广岛和长崎均遭受毁灭性打击,这种灭顶之灾还影响到广岛和长崎以后的几十年时间甚至是更长时间,致使当地的民众和附近地区的居民长期遭受癌症的折磨,也给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抵制核威胁,提高国防力量,保卫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我国做出了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所以开始研制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完成了从0到1的变革,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 7年 6年 13年 15年 1966年 实现了首次“两弹结合”试验,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把国防现代化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1967年 我国在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后的两年时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从此步入了太空时代。 钱学森 国际知名火箭专家,1995年冲破各种阻碍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稼先 1958年开始研制原子弹,在缺乏资料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的最终完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86年逝世,一生献给了原子弹研究事业。 199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是人民和国家的功臣,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材料: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说说“两弹一星”的成功对我国发展有什么意义?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入太空,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翟志刚乘坐神舟七号升入太空,实现了太空行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