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31921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日期:2024-05-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3609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吉林省,高二,试题,历史,月月,2022-2023
    洮南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 A. 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 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 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 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发现的战国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形制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等,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墓葬不能印证“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项;材料不足以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排除C项;战国中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 《大唐开元礼·序列(下)》中规定:凡身亡者,“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称死”,关于墓田、坟高、明器等规定中均不见涉及庶人;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制定的庶民墓田法令规定:“庶人墓田,依法置方一十八步。”这一变化表明了 A. 传统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 B. 礼治秩序趋向平民化 C. 唐宋政府较重视丧葬仪式 D. 古代丧葬制度的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代法令与礼典中并没有庶民享有墓田之规定,墓田只有六品之上官家才能享受,即是说庶民百姓无权以墓田祭祀自己的祖先与亲人,礼制是贵族化的。到了南宋时期,制定庶民墓田法令,在全宋推行。宋代庶民享有墓田的法令是得到司法的支持与保护的。这样一来,礼治秩序趋向了平民化与生活化,B项正确;法律允许庶民有墓田,并不代表传统等级秩序的基本崩溃,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府是否重视丧葬祭祀,排除C项;材料说明丧葬习俗由贵族扩展到平民,不能说明这一制度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3. 有学者指出,商朝产生了中国最古老的书面语,它由表示意义或物体的汉字组成。这些汉字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音方式,但是,任何汉字不管其发音如何,含义却是同样的。该学者意在强调商朝的书面语 A. 致使中国开始进入文明社会 B.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延续 C. 助推了中国汉字走向多元化 D. 促进了奴隶制王朝文化的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最古老的书面语”虽然各地区的发音不同,但汉字的含义却是一样的。”可知,商朝产生了成熟文字,并推广到各地区,文字是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条件,这种共同的书面语及汉字的相同含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历史的延续,B项正确;中国开始进入文明社会是在夏朝,排除A项;题干并未涉及商朝的书面语助推中华汉字走向多元化这一主题,排除C项;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 A. 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 B. 质疑了祭祀功用 C. 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 D. 否定了君权神授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晋国太祝认为中行氏在纷争中失败,是中行寅不修德义,引发一国民众怨恨所致,其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A项正确;质疑祭祀功用的是中行寅而非太祝,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法伦理关系,排除C项;太祝的观点并未否定君权神授,排除D项。故选A项。 5. 墨子认为:“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国家的国力可成倍增加)。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共无用之费,是以倍之”。这一主张 A. 以尚贤非攻为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