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32520

高教版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中职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322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教,13课,强的,侵略,中国人民,抗争
  • cover
职业 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基本进程和殖民者的罪行 过程与方法 图片讲解、解读史料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了解列强的侵略战争 教学难点 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问答式教学 课题名称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 导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和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史。西方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2014年12月13日中国设立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日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牢记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 教师导入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授课 过程 一、列强的侵略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出示图片,讲述:19世纪40年代初,中英两国家发生了一场以鸦片为名的战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线,鸦片扮演了改变两个国家形象的重要角色。为什么会是鸦片呢? 教师活动: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及主要经过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概括以下知识点 1、根本原因(根本目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硝烟 3、开始标志(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 4、《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侵华罪行: (1)、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2)、俄国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出示图片,讲述:钓鱼岛位于台湾东北,距基隆港只有190公里,距日本冲绳岛西南约420公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但是,日本却声称是它的“领土”。这一争端与1894年的一场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相关。 教师活动: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及主要经过;列表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概括以下知识点 1、背景: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中日《马关条约》 时间1895.4,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等。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5、侵华罪行:旅顺大屠杀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出示图片,提问:同学们,这幅漫画所画的八个国家聚集在一起,你们知道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讲述:这是20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提问:为什么会爆发这场战争呢?请同学们结合甲午战争的影响思考一下甲午战后的中国社会的状况。 讲述: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列强侵华野心进一步膨胀,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甲午战后,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