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32961

7.6学习与探究——埃及 导学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8次 大小:7951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习,探究,埃及,导学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埃及导学案 【课内探究】 一、情境创设,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 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地图、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等。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国际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以埃及为例,学习如何利用第二手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一个国家。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方法一:使用地图 (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地形:南高北低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 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世界第一长河一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区,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是埃及的主要水源。在尼罗河水的滋润下,浩瀚的沙漠中形成了一条形似荷花的绿色长廊。 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它是埃及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人民称之为“母亲河”。 埃及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不但赋予了这块干旱土地勃勃的生机,还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尼罗河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河水定期泛滥,并在河流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埃及耕地面积较少,大约占埃及陆地面积的2.8%。 阿斯旺大坝建成于1970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坝之一。大坝建成后,形成了纳赛尔水库。水库起到调节旱涝的作用,使尼罗河下游的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坝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和水源。 阿斯旺大坝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电站。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也出现了一些不曾估计到的生态问题。例如,过去尼罗河泛滥虽然淹没了农田,但是也带来了肥沃的河泥,大坝修建后,下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肥料。 埃及95%以上的人口集中于尼罗河三角洲,经济重心更集中于此。开罗和亚历山大是主要工业中心。 苏伊士运河开挖于1889年,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全长195千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 每年要通过10多万艘船只,仅每年船只通行费就为埃及提供近50亿美元的稳定收入,同时加快了埃及现代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组间交流) 读图,完成下列活动: 1.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奈半岛、红海、尼罗河及开罗。 2.找出埃及的陆上邻国。 埃及是非洲国家,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埃及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 知识点二:方法二:使用图片 (1)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通过分析图片信息,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特色。选取的图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如闻名世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当地居民的传统服饰、特色民居、民族庆典、宗教仪式和典型菜肴等。 埃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每年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5。 埃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的美誉。金字塔、卡特巴城堡、卡纳克神庙都是世界著名古迹。地中海和红海海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观光游览和度假。2009年外国游客达1 191万人次,外汇收入105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第一大来源。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先独立思考,讨论时先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