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43069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4-06-2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0290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逻辑思维,基本,要求,课件,选择性,必修
  • cover
(课件网)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二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等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 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 欧谛德谟克的话犯了什么错误?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议题1.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在欧谛德谟克的狡辩中,两次使用了“不存在的东西”这一语词,但其所表达的概念却是不同的。前者表达的是“不符合事实”的概念,后者表达的是“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概念。这启示我们要避免偷换概念而违背同一律。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教材P10,自主梳理以下知识。 2.同一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1)常用公式:“A是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请你评析: 这里的“好茶”是指质量好的茶 你这里有好茶吗? 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 这里的“好茶”是指没变质的茶 卖茶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结论:运用概念是不遵守同一律的要求,就会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3.同一律的要求是什么?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概念”的同一性: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具有确定性,不能随意变换。 “判断”的同一性: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一判断断定了什么必须具有确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⑴同一律的规范作用主要在于维护思维的确定性。 ⑵违反同一律的两种情况: 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在使用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所谓“混淆概念”,就是思维主体无意(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关于概念的逻辑要求,将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视为相同,互相混淆。 所谓“偷换概念”,就是思维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自觉)违反同一律关于概念的逻辑要求,将内涵或外延不同的概念故意混淆,或者把相同的概念故意说成是不同的,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所谓“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指思维主体无意或故意违反同一律关于命题的逻辑要求,用另外一个与原论题无关的论题来代替原本需要论证的论题。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5.运用同一律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①同一律只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即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②同一律作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它不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因而不否认客观事物本身的变化发展。 换言之,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思维中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说明了:同一律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及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正确认识并不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我国逻辑学家金岳霖曾有以下通俗说明:“西红柿是由苹果绿变红的,当它是由绿变红的时候,它就是由绿变红的。当它是绿的时候,它就是绿的。而当它成为红的时候,它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