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43886

3.1 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日期:2025-02-0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96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中,经济,必修,统编,政治,学年
  • cover
课程 3.1 课题 坚持新发展理念 设计依据 一、理论依据 本框内容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讲述指导新时代经济社会建的新思想新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度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2008国际金融危机深层影响持续幕延,西方国家结束黄金增长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贸易低迷,金融市场跌宕起伏,保护主义明显抬头。面对这种新变化新情况,再沿袭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列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个报告点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019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新发展理念传承党的发展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学习本框内容,有助于学生深人理解和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框对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模块2“经济与社会”的内容要求:“2.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要求我们以“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议题,探究坚持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可针对每个发展理念,为社区或学校制定数字化宣传资料。可就某个发展理念进行专题调研,如组织参观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制作“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展板。可结合当地实际,举办“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举”的征文比赛;或对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某方面情况进行调研,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理解牢固树立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阐述新发展理念的着力点、重要性和实践要求。 2.科学精神:通过查阅、收集、分析资料,制作PPT分享展示成果,提高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筛选能力,辨析与评价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公共参与: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规律、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抽象的、空泛的,学生对它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建立在具体的情境和案例上。教材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五大发展理念”也不是彼此分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