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46326

2023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33789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中考,一模
    9.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小说编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为拓 展阅读。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推荐了本文,请你借助单元前言,说说 推荐的理由。(4分) 第三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 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 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 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 【文本一】 ①现代人喝茶,只需要放一个茶包,开水一冲就好了,简单迅速; 讲究一些的,就备一套茶具,过几道水,引得围观的人拍掌叫好。但 是,和古人喝茶相比,我们这些“茶道”就逊色太多了。古人对茶的讲 究与重视,大大超过现在。 ②那么,古代人喝茶到底有多讲究? ③据说,中国茶的历史从神农时期就已经开始,战国时期的《尔 维)中,便有关于茶的记载,其《释木》一篇,讲到“横(ǎ),苦茶, “茶”的古音正是Chá。但是中国茶史真正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众 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有先秦说、西汉说、三国说。 ④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 文人雅士。 ⑤西汉时期,饮茶之风已逐渐兴起,士人王褒在《僮约》中,就写 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不过,秦汉时期,茶并非普通百姓的日常 饮品,更多是因其药用效果出现在人们的病床旁。东汉华佗的《食 论》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记录了茶的药用价值。 ⑥后来,民间出现了煎茶的雏形,即粥茶。这种茶和我们现在喝 的不一样,更像一种类似胡辣汤的食物,喜欢喝的人会觉得味道相当 “酸爽”,不喜欢喝的人便觉得难以下咽。 ⑦唐朝时期,中国人开始用煎茶法饮茶。因为煎茶法的出现,饮 茶之风方才盛极大江南北。 ⑧而茶叶命运的玫变,要归功于陆羽。“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 相学事春茶。”陆羽著有《茶经》三卷,对茶道论述详尽。他提侣饮用 以茶饼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为宜。首先,煎茶前先烤 茶,将饼茶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翻正”,否则会 “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 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 ⑨陆羽之后,煎茶法继续被发扬光大,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 《煎茶水记》,温庭筠撰《采茶录》,皎然、卢全作茶歌,乘势发展,使中 国煎茶道日益成熟,茶艺具备了备器、选水、取火、侯汤、习茶等五大 固定环节。如今,日本的煎茶道保留了中国煎茶道的精髓,并在此基 础上有所创新。 ⑩晚唐时,唐人又发明了一种“点茶法”,即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 个碗里,一边冲入滚水一边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点出 来的茶汤,上面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以泡沫鲜白、久聚不散为 最佳。 由于点茶手法太过讲究,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活,所以宋朝有 线有闲的人常以“斗茶”为乐,比试高下,规则是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 “厮杀”,三斗二胜。斗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搅动茶水转 动,先在茶盏上留下痕迹的算输。茶色纯白,比斗时盛在黑盏中最为 明显,所以福建建阳的建窑所出产的黑色茶盏,最受当时的人欢迎。 苏轼、苏辙兄弟就喜欢跟人斗茶,还专门写过斗茶的诗词。 (作者:徐飞。有删改) 文式卷(一)4而(址6而)2023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非选择题部分具有开放性,评卷人员应根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制订出符合实际的评分细则。 2.评卷时,考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且和题意相符均应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1)C(2分) (2)循掘(每空1分,共2分) 2.①但愿人长久②千里共婵娟③落红不是无情物④化作春泥更护花⑤安得广厦千万间⑥大 庇天下寒土俱欢颜⑦人生自古谁无死⑧留取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