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50354

高教版第19课 从局部抗战走向全面抗战【中职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4428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抗战,高教,中职,PPT,24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日方报道】9月18日晚上10时半……在我满铁铁路,文官屯、虎石台中间一点柳条沟处……大约3000名支那兵安置了强烈的炸弹,爆破了我满铁线的一段。突发这件大事的同时,受到支那兵猛烈攻击的我方所属于满铁守备队的监视兵及时报告虎石台驻屯的河岛中队长,因而河岛中队长马上率兵乘军用列车迅速到达现场。这时粗暴的支那兵向着守备队猛烈开炮。 ———节录自1931.9《大阪朝日新闻》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日本筹划这个事件是偶然的吗? 对此各方的态度是怎样的? 一、九一八事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朕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之安。 ———明治天皇《宸翰》(即天皇御笔信)1868年 材料二: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蓄谋已久: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大陆政策”的实施与继续 材料三: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持续了四年之久,是破坏力巨大的世界性危机。这场危机于1930年春波及日本,1931年达到顶点,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临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四:从1929年到1931年,日本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大批银行和工商企业破产倒闭,主要工业部门开工率只有50%,工业总产值下降32.9%,农业总产值也下降了40%,生丝价格猛跌,占农户总数40%的养蚕农户遭到致命打击。 ———沈亚男《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国际格局和世界经济秩序的影响》 日本急于摆脱经济危机,转移矛盾 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日本国内的罢工风潮 日本无力应对国内经济危机 材料四:“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1933年5月8日,蒋介石在崇仁总指挥部对各级剿共军官发表长篇讲话,中心意思是:只要剿匪成功,攘外就有把握。日本的侵略,就是共匪所招致的。愈是非常时期,越要小心谨慎,注重智谋。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材料五: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并亲任总司令,坐镇江西,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1932年7月在东北沦丧、日本日益扩大侵华态势的形势下,蒋介石竟仍调集63万部队,亲任“围剿”军总司令兼鄂豫皖三省“围剿”军司令,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和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 有利时机:国民政府正全力“剿共”,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极度动荡不安。为求苟安,国际联盟和英、美等国政府实行绥靖政策,大大刺激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甚至主张中日两国都撤出在中国东北的军队,把中国领土东三省由西方列强共同管理。 绥靖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名 “苏联在道义上、精神上、感情上完全同情中国,并愿作一切必要的帮助。” ———9月24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发表声明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就曾表示, 要避免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