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62910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课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28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六年级,科学,下册,1课
  • cover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观察厨房中常见物质的特征,并依据特征推测物质可能的用途。第二部分是学生收集、观察、分析厨房中常见物质变化的现象。第三部分是学生比较每种物质变化前后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科书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但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具有统摄性和基础性,在本单元后续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概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教科书的研讨部分是对本课学习的迁移和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本课所学内容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 本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在“厨房”这个熟悉的地方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的兴趣和探究欲。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和形态,有些变化则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水”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到有些变化只会让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认识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构成物体的物质也会发生变化,即化学变化。但是,学生对不同的物质变化分析和判断能力不足,会有解释不清的情况,教师可以提供文字、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获取与物质变化特别是化学变化有关的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厨房里的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认识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不同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大小、形态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知道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物质变化。能运用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探究实践:对厨房中的物质特征及其变化进行观察描述,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并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态度责任:通过观察厨房物质及其变化的活动,发展探究身边常见物质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描述其特征、用途及发生的变化。 难点:能用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方法,寻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证据,对物质的变化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课前对厨房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进行拍摄,辅助学生观察物质变化的过程。 学生:1.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常见的物质;2.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出示课本、桌椅、食物、动植物等图片。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 2.讲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上课使用的课本和桌椅、居住的房子和各种食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3.课件出示厨房图片。 提问:你留意过厨房里的物质吗?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讲述:今天我们就走进厨房,学习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证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一些触觉所感知到的实在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引导学生观察厨房里的物质,并试着描述其特征和变化,激发学生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 二、观察、描述厨房中的物质(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水、食盐、玻璃杯、铁锅、苹果等厨房中的常见物质、观察记录单 1.过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描述厨房中的这几种物质? 预设:颜色、形状、软硬、状态、传热性能、易碎性能等。 小结:我们可以借助感官认识和已掌握的科学知识,从材料特征、状态特点等方 面去观察和描述物质。 2.课件出示观察记录单。 教师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