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63062

七年级下册语文写作指导与范文赏析(部编版)第三单元 抓住细节(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1283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细节,抓住,单元,第三,编版,七年级
  • cover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七下第三单元 抓住细节 【技法讲解】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场面、事件等表现对象细微而具体的刻画,常常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使命”就是着眼于人物、景物、场面或事件的细微特征和变化,把形态、特征活生生地再现给读者,让读者透过文字如见其行、如闻其声,身临其境。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表现典型环境和事件背景、提升文章表现力的“利器”。从一定程度上说,细节描写的质量,决定着记人叙事文章的优劣、成败。 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大致可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写作时,要学会抓住细节,努力做到真实、典型、生动。 不妨从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运用技巧,精巧表述。具体来说,便是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01细致观察,捕捉真实细节 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观察生活。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去听,还可以动脑筋去思考。在观察事物时,可以变换不同的视角,因为多角度、全方面的观察,能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独特发现。 【例1】傍晚,太阳收敛了它之前的光和热,散发出温柔的光,将西边的天染成橘黄的大幕。唐小白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慢慢前行,心里美滋滋的。路两旁稻田里新割的稻子散发出阵阵清香,使唐小白不住地贪婪地吮吸着。秋日里的风抚摸着他的脸,唐小白觉得那是父亲抚摸着他。 【点评】 例1 在原本视觉感受的基础上,将视角从天空转移到身旁,镜头由远及近,富于变化,有利于凸显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新割的稻子散发出阵阵清香”、“秋日里的风抚摸着他的脸”又分别从嗅觉、触觉等角度加以描写,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人物快乐自由的心情,颇为精妙。 02聚焦主题,精选典型细节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可供描写的细节总是很多的,要聚焦文章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精选细节。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凸显人物个性,触动读者心弦,突出文章主题,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为文章增色添辉。 【例2】我有一个返老还童的奶奶。她身材微胖,红润的脸庞上常带着和蔼的笑,她鼻子上架着的一副近视眼镜,越看越有些知识分子的味道。黑发间偶尔闪现的些许白发提示我,她已年届古稀。 【点评】 例2这段话,先说老人“返老还童”,后说老人“年届古稀”。“嫩黄瓜作文”认为,通过描写“身材微胖”、“红润的脸庞”、“偶尔闪现的些许白发”等细节,刻画了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和蔼可亲的奶奶形象。 03用词精准,细致描摹情态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文学大师福楼拜教导莫泊桑时说道:“无论你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最恰当的形容词。” 而细节描写,则需要我们选择精准且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描摹形状情态的形容词。 【例3】他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来到,腾空而起,从空中把球劫下,就像一位空中霸主一样。一旦球落入他的手中,他的气势便如汹涌咆哮的河水,时而猛冲,时而激荡,时而腾跃。他忽而左跑,忽而右晃,忽而前冲,忽而躲闪,像关羽一样,过五关斩六将,一下子就逼近篮球架下。只听对手一声大喊:“不好!”他已轻轻一跃,向篮球筐飞去,把球投入篮中,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 【点评】 例3这段话,展示了一系列动作细节:“左跑”、“右晃”、“前冲”、“躲闪”,突出了其“一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的特点。用词生动、简明,将一位技巧娴熟、敢拼敢抢的篮球运动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04放大镜头,再现感人形象 要将一个细小的事件写得细腻传神,我们可锁定某个场景,截取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或感人瞬间,运用特写的手法,放大镜头,凸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