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64118

统编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古时期的世界 讲义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2334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古
  • cover
中古时期的世界讲义 复习目标 1.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欧洲各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欧洲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2.了解中古时期欧洲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3.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知识点 中古时期的西欧 1.政治 封君 封臣 制度 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内容 封君为封臣提供土地作为给养;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影响 国王或皇帝通过此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王权 加强 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基本特征 ①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②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二者既有合作,又有冲突。 (2)典型代表 ①法国:等级君主制。14世纪,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进入等级君主制时期,进一步强化了王权。 ②英国:议会君主制。13世纪初,贵族、骑士和市民强迫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13世纪中后期议会权力有所加强;14世纪,议会逐渐分为上下两院,各自议事,并取得批准征税、进行立法等重要权力。 2.经济 (1)庄园 庄园 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庄园法庭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2)城市的发展 条件 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时间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影响 一些城市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教会 特点 经济 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 政治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思想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地位 教会利用强大的经济和精神力量,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文化 (1)背景 ①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②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特点 ①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竞争共存。 ②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3)影响 ①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②《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如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③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知识点 中古时期的东欧 1.东欧帝国 (1)拜占庭帝国: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统治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颁布《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2)俄罗斯: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 2.罗马法、日耳曼法和教会法 法律 内容 罗马法 ①内容:《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等 ②地位: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日耳曼法” 中古时期,各日耳曼王国在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成文法,称为“日耳曼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教会法 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3.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拜占庭帝国的建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