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70693

湘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七上知识点梳理

日期:2024-06-1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1902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知识点
  • cover
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知识点梳理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海边看驶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月食;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5)地球卫星照片。 3、地球的大小: (1)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3)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中的地理事物: 2、经线、纬线 【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也叫子午线) 定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是垂直相交的半圆 特点 形状 圆。(在南北两极缩小为一点)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经线圈为圆形) 长度 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 (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所有经线全部等长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平行 所有经线相交于两极 度数范围 0°—90° 0°—180° 间隔 相邻两条经线,赤道上间隔最大,越往两极越短 3、经度、纬度 (1)0 经线(本初子午线): 以东称东经,用字母“E”表示; 以西称西经,用字母“W”表示。 (2)0 纬线(赤道): 以北称北纬,用字母“N”表示; 以南称南纬,用字母“S”表示。 4、特殊的纬线、经线: (1)0°纬线(赤道); 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2)23.5°S(南回归线); 23.5°N(北回归线); (3)66.5°S(南极圈); 66.5°N(北极圈); (4)90°S(南极点); 90°N(北极点); (5)0°和180°(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5、高中低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判断东西半球:0°经线_____; 180°经线_____;15°E_____;17°W _____; 7、重难点:根据经纬网地图判读方向及经纬度 (1)直线式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方法: 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练习:写出图中A、B、C三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 ) B(_____、_____ ) C(_____、_____ ) (2)弧线式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① 确定图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 ② 判断极点是南极点还是北极点; ③ 根据经线、纬线递变规律确定经纬度,并确定方向; 练习: 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 图中A点位于C 点的_____方向; B点位于D点的_____方向。 (3)极地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方法 ① 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方法:北逆南顺) ② 根据极点确定南北方向; ③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练习:写出图中点对应的经纬度: A(_____、_____ ) B(_____、_____ ) E(_____、_____ ) F(_____、_____ )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运动方向 周期 产生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1天 昼夜交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1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2、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公转示意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1)二分二至日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时间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夜情况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天文现象 全球昼夜平分 北极圈———极昼 南极圈———极夜 全球昼夜平分 北极圈———极夜 南极圈———极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