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72877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9张PPT+内嵌视频)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45042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视频,历史,八年级,编版,学年部,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 时间:1980年 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意义: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 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 放扩大 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 (WTO) ①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4) ②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1985) ③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88) ④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1990) ⑤开放重庆、武汉、满洲里等城市向纵深推进(1992) 对外开放格局 时间:2001年12月 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课前回顾 导入新课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旗帜引领 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知识整合 第二代领导人 第三代领导人 1989-2002年总书记 第五代领导人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四代领导人 2002-2012总书记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23年课标:了解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道路 1978年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2年 党的十二大 1987年 党的十三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1 2 3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核心) 1987年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 四项基本原则 经济 建设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1.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笔记:P46 阅读课本P52“知识拓展”,了解中共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看一看: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几步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56年 1990年底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温饱水平 发展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小康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中共十三大 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1989年东欧剧变 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陷入低潮 在1989年后,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正式解体。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3.南方谈话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的现实课题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 面临着一个“向何处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