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376224

6、《春江花月夜》课件(共53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2372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修,语文,高中,人教,学年,2023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置身诗境:是指在欣赏诗歌的时候,要反复诵读,把自己投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境界中,体会诗人所创造的美的意境里。 缘景明情:则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雄浑开阔、瑰丽雄奇、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空濛迷茫、苍凉悲壮、 清新明丽、清净幽远、闲适恬淡、 凄清冷落、华美壮丽、安谧闲静、 雄伟壮阔、慷慨激昂…… 诗歌意境常用语: 春江花月夜 乐府诗《春江花月夜》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风第一花” 。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古今评说】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春江花月夜》 、 《代答闺梦还》两首。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 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基础知识 滟滟 皆似霰 纤尘 扁舟 捣衣砧 碣石 yàn xiàn xiān piān dǎo zhēn jié 芳甸 西斜 diàn xiá 音韵诵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 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 春、江、花、月、夜 思考题1: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提问2: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月 春 江 花 月 夜 春江 花月 景物美 画意 哲理美 哲理 情感美 诗情 宇宙 人生 思妇 游子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1、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景、理、情的完美整合,请按照景、理、情把诗歌划分层次。 2、自由诵读第一部分,思考: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自由诵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由天上的明月想到了什么? 议 1、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景 、理 、情的完美整合,请按照景 、理 、情把诗歌划分层次。 月下之景 月下之思 月下之情 (1———8句) (9———16句) (17———36句) 展 意境欣赏 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 春江花月图———画面美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深远景色。 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