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梯级训练 基础练习: 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伟大传奇”是指(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2.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 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3.(2022淄博)“图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活动中,李红展示了如下图片。她要介绍的是哪一段光辉历程( ) 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2022内江)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于( ) A.井冈山 B.遵义 C.吴起镇 D.会宁 5.如图所示会议意义的关键词,应该是( ) A.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C.革命圣地,延安精神 D.万众一心,抗战精神 6.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7.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长征中发生在上图甲、乙两地的历史事件。 (2)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写出长征的性质。 (3)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结合这句话简要谈谈你对长征历史意义的认识。 能力练习: 8.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 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D.南昌起义 9.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10.(2022潜江)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1.诗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金沙水拍云崖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更喜岷山千里雪 D.三军过后尽开颜 12.在红军征战藏族聚居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 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 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 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3.红色旅游,能让人们吸取历史知识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暑假期间参加“红色之旅”活动———重走长征路,请你为他们拟定符合如图历史信息的旅游路线( ) A.参观遵义会议旧址 B.渡大渡河,过泸定桥 C.翻雪山,过草地 D.到革命圣地延安 14.(2022河南)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