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79902

1.1《氓》导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259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氓》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能够扫除字词障碍,理解文意。 3、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感情变化发展脉络,分析并学习赋、比、兴和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提倡美读,强化背诵。 2、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氓》了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能探讨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一、 预习方案 (一)《诗经》简介 1、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2、《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表现内容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诗是从周南、召南、邶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②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③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诗经》就表现手法而言分为赋、比、兴。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含义: 氓( ) 愆期( ) 将子无怒( ) 乘彼垝垣( )( ) 体无咎言( ) 于嗟鸠兮( ) 其黄而陨( ) 自我徂尔( ) 淇水汤汤( ) 来即我谋( ) 言既遂矣( ) 无与士耽( ) 以我贿迁( ) 女也不爽( ) 渐车帷裳( )( ) 士也罔极( ) 靡室劳矣( ) 咥其笑矣( ) 隰则有泮( ) 言笑晏晏( ) 躬自悼矣(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匪来贸丝 _____通_____ (2)于嗟鸠兮 _____通_____ (3)犹可说也 _____通_____ (4)隰则有泮 _____通_____ 3、古今异义: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古义: 。今义: ) (2)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古义: 。今义: )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古义: 。今义: ) (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古义: 。今义: ) (5)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古义: 。今义: ) (6)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古义: 。今义: ) (7)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古义: 。今义: ) 4、词类活用: (1)三岁食贫( )(2)士贰其行( ) (3)二三其德( )(4)夙兴夜寐( ) 5、识记成语: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 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 合作探究。 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 分析《氓》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何好处?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在《氓》这首叙事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氓》女主人公说“女也不爽”,为什么还会被遗弃呢?(这一桩婚姻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 《采薇》 一、复习文学常识。 (一)掌握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_____篇,所以也叫_____。_____ 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_____传统的源头。   2、按表现内容《诗经》分“_____”“ 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