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15382363
2023年安徽历史中考总复习专题: 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课件(26张PPT)
日期:2025-05-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3076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关系
,
2023年
,
管理
,
PPT
,
26张
,
课件
(
课件网
) 专 题 5 中国古代的边疆管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礼部、鸿胪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南诏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春秋时期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战国时期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华夏认同 华夏一词,本义是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后来作为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先人为区别四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共同孕育中华文明。 中原的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华夏 东 夷 南蛮 北狄 西戎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民族 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对外交往:主要指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其它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社会治理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式。 政治色彩浓厚 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治理方法单一 不断演化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羁縻政策 地理差异;农耕文明VS游牧文明;天下一统and华夷有别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羁縻是汉代管辖西域时的用语,唐代沿用。羁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管理边疆民族的一种常用政策。羁縻政策本身就比较宽泛,保持朝贡关系是一种羁縻,设置羁縻性质的行政机构也是一种羁縻。 缺乏强有力中央集权约束,难以长治久安 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羁縻是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一种治理手段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十六国 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五胡在中国北方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内迁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国号、年号、制度 建立政权的少数族内迁后确立了封建政权。 总体特征: ①民族矛盾尖锐;②实施胡汉分治;③残暴野蛮统治;④政权更迭频繁。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行省制度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元朝的中央宰相机构称为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 提高了 行政效率 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点突破 改土归流 推动了民族融合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打破了原有土司制度的民族禁锢 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治理、版图开拓与巩固的重要政策。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云、贵、川等西南六省大力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措施。 诸侯争霸———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春秋战国 少数民族内迁;北魏改革;江南开发 三国两晋 少数民族汉化;元朝统一 辽宋金元 知识梳理 核心概念 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2025-05-06)
【中考历史三轮】押广州卷第19-25题世界史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5-05-06)
【中考历史三轮】押广州卷第9-18题中国近现代史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5-05-06)
【中考历史三轮】押广州卷第26题中国古代史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5-05-06)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三校2024~2025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5-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