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00 秋冬季节,寒流来临,气温骤然从12℃下降到0℃,你会有什么反应? 瑟瑟发抖 春夏交替之后,气温从20℃突然上升到30℃以上,你又会有什么反应? 汗流浃背 00 大雪纷飞 这些环境中人的体温会有什么变化? 夏日炎炎 00 不同温度下人体温度 在不同的气温环境下,人体体温都是保持在37℃左右。 在 和 的调节下,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对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从而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神经系统 激素 00 1.如何实验证明人体体温一直保持在37℃左右? 思考: 2.人体是怎么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体温恒定的?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01 STEP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人体的体温 指人体的深部温度。 常见的体温测量部位有哪些? 额头 腋下 直肠 口腔 这些部位温度有什么区别?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测量部位 正常范围/℃ 额头 35.0 37.0 腋窝 36.0 37.4 口腔 36.7 37.7 直肠 36.9 37.9 不同部位体温 额头体温属于体表温度,也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发生改变 较为准确 人体温一般在37℃左右,对保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体温调节依赖神经系统和激素的精细调节。 为什么?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回家实验 记录一天中自己、爸爸、妈妈的体温变化情况,并绘制温度变化曲线 例 成员 0点 2点 4点 6点 8点 10点 12点 14点 16点 18点 20点 22点 母亲 36.5 ℃ 36.4℃ 36.5 ℃ 36.6 ℃ 36.7 ℃ 36.9 ℃ 37.1 ℃ 37.2℃ 37.3℃ 37.1℃ 36.9℃ 36.7 ℃ 父亲 36.4 ℃ 36.3℃ 36.4 ℃ 36.5 ℃ 36.6 ℃ 36.8 ℃ 36.9 ℃ 37.1℃ 37.2℃ 37.0℃ 36.8℃ 36.6 ℃ 自己 36.6 ℃ 36.5℃ 36.5 ℃ 36.7 ℃ 36.8 ℃ 37.0 ℃ 37.2 ℃ 37.3℃ 37.4℃ 37.2℃ 37.0℃ 36.8 ℃ 体温记录表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体温变化曲线 上述图表中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1.人体温正常在37℃左右,变动一般不会超过±1℃。 结论 2.同一个人的体温与他的年龄、性别、测量时间等有关系。 3.年轻时比年老时高,一般女子体温比男子高。 另外,体温还会随身体状态、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的不同而不同,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 01 体温和体温的测量 人体温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变化幅度远小于环境温度,人体是如何调节的? 人体体温调节 02 STEP 02 人体体温调节 有意识行为的调节 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首先我们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体温的稳定。 天气太热你会怎么做? 扇子和电风扇 空调 冷饮 02 人体体温调节 天气太冷你会怎么做? 裹棉被 穿厚实 暖气 这都是体温的行为调节,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的有意识行为。 02 人体体温调节 环境温度变化时,除了我们有意识的一些行为,身体还会有哪些不自觉的变化? 温度上升 出汗 皮肤发红胃口普遍变差 温度下降 毛孔收缩 打寒战 胃口普遍变好 02 人体体温调节 上述这些变化和体温调节有什么关系? 体温恒定 产热 散热 产热和散热平衡 02 人体体温调节 产热的途径 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内脏,安静时以内脏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 器官 产热 安静时 运动时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他 10% 1% 02 人体体温调节 散热的途径 90%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出去,它的方式有直接散热和间接散热(蒸发散热)。 器官 散热量 主要散热方式 外界温度低于体温 外界温度高于体温 皮肤 90% 直接散热 间接散热(汗液蒸发) 其他 10% 02 人体体温调节 低温环境 皮肤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 减少散热 汗腺分泌减少 减少散热 打寒战(颤栗) 增加产热 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增加 增加产热 代谢率上升 增加产热 产热增加 散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