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91354

2023届新高考历史模拟冲刺卷(辽宁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971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新高考,高考,历史,模拟,冲刺
  • cover
2023届新高考历史模拟冲刺卷(辽宁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下表是古代文献对“万邦”时代的相关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万邦”时代( ) 记载 出处 (大禹)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庄子·天下篇》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 闻古大禹之时,诸侯万国……及汤之时,诸侯三千 《战国策·齐策四》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史记·封禅书》 A.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 C.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D.出现了家国同构的治理模式 2.先秦时期地理著作对中国西部边缘的记述有“弱水”“昆仑”“流沙”等地名,这些地名源于神话和传说,没有确切的地理指向。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后,这些地名的定位日益明确;《汉书·地理志》可见金城郡临羌县有“弱水、昆仑山祠”,敦煌郡广至县有“昆仑障”。张掖郡居延县条载:“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这表明西汉时期( ) A.疆土版图意识增强 B.华夏民族认同加强 C.汉文化向边疆辐射 D.丝绸之路促进交流 3.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有云:“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不久,便下令改胡瓜为黄瓜,改胡麻为芝麻,改胡桃为核桃或羌桃。这种名称的变化折射出( ) A.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 B.政局对文化心理的影响 C.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 D.域外文化的本土化趋势 4.北宋中晚期,褪去浮华的极简主义孕育在定窑瓷器的刻花、构图、纹样之中。重莲瓣纹代表君子的气节和风度,作为佛教文化的代言而被广泛使用;其刻花装饰有别于前期的浮雕形式,独具一格;尚简素雅的印花图案自然严谨,活泼生动。这些现象( ) A.体现出了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 B.显示出文化交融推动艺术的多样 C.成为宋代理学产生的历史根源 D.促进中国文化和外来文明的发展 5.明清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对“乡贤”的祭祀。在山东,明代乡贤都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且“生于斯”;清代乡贤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重视“生于斯”也重视贡献于斯。这样的变化意在( ) A.强化儒学的政治主导地位 B.凸显地方治理的民本理念 C.充分发挥乡贤的教化功能 D.提高社会的精神文化认同 6.康熙帝虽然勤政,但却对苏州织造及其亲信家奴等的严重贪污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乾隆时期,和珅揽权二十四年,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生活上大肆挥霍,但得到了乾隆帝的包容。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制度的痼疾 B.商品经济发展的代价 C.阶级矛盾激化的恶果 D.传统盛世局面的终结 7.有学者认为,没有太平天国对清朝腐朽权贵势力的打击以及与洋人共同镇压太平军的合作,清政府不会有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迫切愿望和行动。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萌发 B.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C.清廷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洋务新政的逐步兴起 8.清末的维新派人士提出“中国积弱使然,亦以未列公法之故;又无深谙公法之人,据理与争。故遇有交涉事件,往往受屈于西人而未如何。”这表明,维新派部分人士主张( ) A.废除不平等条约体系 B.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 C.建立近代化外交机构 D.维护传统的宗藩关系 9.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于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 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 B.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 C.鼓励民主党派人士建言献策 D.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10.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