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99660

15 在柏林优秀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22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柏林,优秀,教案
  • cover
《在柏林》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在柏林》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也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奥莱尔避开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的战场,独具匠心地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令人刻肌刻骨的场景,使得今日享受太平的人们心有余悸,认识到战争在剥夺人生命的同时也无情的将人们的灵魂摧毁。我们无法接受带着必死信念的老兵的结局,即使从战火中走出来,我想他也永远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下逃走。这篇小说篇幅极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3.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及其“留白”艺术,把握微型小说的构思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谈话导入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看过许多有关战争的新闻、影视作品,这些新闻、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战争的微型小说———《在柏林》。(板书课题:在柏林) 二、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 奥莱尔(1873———1939),美国女作家,记者。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奥莱尔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3.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 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三、整体感知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说明了什么? 男子都上前线去了。 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不合逻辑的一个场景“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什么呢?男人们都去哪里了?这是故事的“第一波悬念”。 2.读课文,画出描写老妇人的句子,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 (1)这是一位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你从哪里看出她的反常? 独自沉思、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