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1431

纲要(下)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共4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57542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3课 DISHISANKE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 亚洲的觉醒 / 非洲的抗争 /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熟练掌握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阶段特征,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从“史料实证”角度搜集西方列强对亚非拉殖民统治的史实,对亚非拉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 3.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前后的社会状况,运用“历史解释”理解其各自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4.搜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中民族英雄的史料,体会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课标目标 学习聚焦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点二 亚洲的觉醒 知识点三 非洲的抗争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知识点一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阅读教材P78第一目第一段,分析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有利条件。 (1)经济因素: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2)思想因素: 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3)外部条件:① 动摇,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和控制。 ② 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 基础落实 启蒙思想 法国大革命 美国的独立 2.阅读教材P78-P79,概括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呈现的特点。 提示 (1)由北向南,由东向西的独立过程。 (2)由拉美地区土生白人领导。 (3)以战争的形式实现独立。 (4)独立后各国相继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大棒政策”又称“实力政策”,是指用武力威胁别国的政策,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大棒政策”,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 “大棒政策” 概念阐释 合作探究 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依据材料分析阻碍拉美独立后发展的因素。 材料 在西班牙、葡萄牙统治时期,拉美的大量土地就掌握在极少数大地主手中,形成大地产制。独立后绝大多数大地产更加扩大……大地产保留了对农民的封建半封建剥削……大种植园发展单一作物制,生产与销售受外国控制,极大地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大地主与天主教会、军阀结成联盟,操纵政权……军事独裁者为了维护统治,往往投靠外国势力,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这就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大门。———摘编自《世界近代史》 提示 (1)经济上盛行大地产制,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单一作物制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上民主流于形式,形成了军事独裁的“考迪罗”制度;外部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渗透和侵略。 总结拓展 (历史解释)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1)拉丁美洲在经济上保留并发展了半封建的大地产制。 (2)政治上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3)军事上的频繁战争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拉丁美洲各国统治者为了扩充地盘,在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拨下,经常发生战争。 总结拓展 (4)帝国主义的侵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英、美、法、德等国通过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修筑铁路、开办工厂、经营采矿,使拉美各国的财富大量外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拉美地区的发展,使这个地区成为半殖民地似的经济附庸。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