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6670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7 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51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七) 一、语段阅读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春暖花开,风清乌鸣。在备考的特殊日子里,同学们,我要托清风捎给你们一个“静”字。古语有“宁静致远”,将宁静的“静”化为进阶的“进”。我愿流水捧给你们一个“熬”字,你们要不断续航,熬过去必定海阔天空。我邀蓝天写给你们一个“勇”字,狭路相逢勇者胜,愿你们能勇敢地走进考场,将多年所学倾注笔端,以试卷为舟,以勇敢为架,划向理想的彼岸,矗立你们的精神大厦,开拓你们的精神kuàng野,成为永立潮头的新青年。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海阔天空( ) ②kuàng ( )野 (2)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春暖花开 B.风清鸟鸣 C.海阔天空 D.精神大厦 (3)语段画横线句中引号的用法表述正确的项(  ) A.表示称谓 B.表示简称 C.表示强调 D.表示引用 (4)语段中“以试卷为舟,以勇敢为桨,划向理想的彼岸”这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反复 C.排比 D.比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 ①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甚奇之,亲为之冠。在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②布衣,徒行于路。 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 【注】①刘 (瓛)(huán):南朝齐人。②芒屩(juē):草鞋。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所欲有甚于生者 B.不敢出一言以复/而复问妻妾 C.恒芒屩布衣/人恒过 D.事母孝谨/事无大小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 甚奇之,亲为之冠。 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年未弱冠闻沛国刘 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 5.结合【甲】原文语句说说文章是如何表现作者“家贫”的 作者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6.【乙】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 7.【甲】文作者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真正做到了以学为乐。他的这种精神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8.请分析甲乙两文中的宋濂和范缜品质的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 【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皮囊 ①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走到大厅时,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②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讲话偶尔文绉绉。 ③众人皆喑哑。 ④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的冰冷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因为我很舍得。” ⑤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即文中的“我”)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