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6695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3 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47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语文阅读专项必刷卷(三) 一、语段阅读 1.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③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 (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_____”改为“_____”。 (2)“贫瘠”中“瘠”的读音是“_____”。 (3)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 (4)②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5)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 A.;B.,C.———D.?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⑤亦甚矣。”令弟子趣⑥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廪(lǐn)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说(shuì):游说。④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⑤丘:孔子,名“丘”。⑥趣:同“趋”。 2.孟子是我国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蹴尔而与之 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 (3)辞而行 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 4.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限2处) 孔 子 辞 不 受 入 谓 弟 子 曰 吾 闻 君 子 当 功 以 受 禄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这种关乎生死之事,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 7.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乙】段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8.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理解“义”?请选取一位我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简单叙述其事迹。 三、现代文阅读 【甲】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纺车声声 常书侦 ①近日回到阔别多年的乡下老家,打开屋门,母亲在世时用过的那架纺车依旧挂在南墙上,盖满尘土。 ②我掸去上面的尘土,抚摸着纺车的摇臂,似抚摸着母亲的胳膊,娘的体温依稀还在。纺车是外公亲手打造的,是母亲嫁给父亲时带的嫁妆。地出嫁那天,外婆一再嘱咐她:“只要学会纺花织布,就会有好日子过,婆家也才会看得起你。”母亲含泪别过外婆,与纺车一道,来到这个穷得几乎要散架的家。 ③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母亲“嗡嗡”的纺花声中,这个贫困的家庭终于出现了转机。母亲用她纺出的线,把这个几乎要散架的家捆绑起来,度过了一道道难关。母亲的到来,无疑给这个家庭注射了一支强心剂。每逢乡亲们夸母亲吃苦能干的时候,母亲总是微微一笑,其中的甘苦和辛酸,哪个能说得清,道得完?每当母亲给我讲述这些往事之后,随着的就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和一脸无奈与迷茫。作为一位农家妇女,或许她能够做的,或者能够做到的,也就是这些。而为了这些,她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难怪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她的头发就已经是花白的了。 ④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母亲的纺车声中度过的。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日子非常艰辛难熬,家里的日常费用几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