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17432

苏教版(2017秋) 六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314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
    期末检测卷二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奔驰的列车、飞旋的龙卷风等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 2.热是一种能量,热能的传递方式包括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 3.椿象生活在樟树上是因为樟树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像樟树这样的场所被称为栖息地。 4.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质,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在燃烧时会转换为光能、热能或动能。 5.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地方的空气质量为一级,表示这个地方的空气的质量是优。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应用了势能的是(C)。 A.地上滚动的足球 B.放松的橡皮筋 C.压缩的弹簧 D.射出的弓箭 2.微波、X光所具有的能量都属于(B)。 A.可见光 B.电磁能 C.热能 D.化学能 3.2021年6月17日,我国的载人飞船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成功进入天和核心舱,这标志着中国人完成了进入自己空间站的梦想。推动核心舱的电推发动机发生的能量转化是(C)。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电能 C.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 4.将辐射计从教室内搬到室外明媚的阳光下,辐射计叶片的转动会(A)。 A.变快 B.变慢 C.不变 D.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下列食物链中表达正确的是(C)。 A.蝗虫→青蛙→蛇→鹰 B.兔→青草→狐→鹰 C.水稻→蝗虫→鸡→鹰 D.水稻→鸡→蝗虫→鹰 6.下列人类的行为不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是(B)。 A.向海洋倾倒垃圾 B.在沙漠中种植防风林 C.在河流上密集地修筑水坝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7.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D)。 A.地热 B.风 C.潮汐 D.天然气 8.(B)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它们产生的废弃物提供的能量,蕴藏在薪柴、玉米、藻类、稻壳、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中。 A.核能 B.生物质能 C.热能 D.物质能 9.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用到的自然资源有(D)。 ①石油 ②金属 ③矿物 ④土壤 ⑤阳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全部都是 10.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做到绿色出行,我们尽可能地不选择(C)。 A.骑自行车 B.步行 C.开私家汽车 D.乘坐公共汽车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家在做研究时遵循: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程序。(√) 2.在拯救滇池的治理行动中,人们运用了控制水面交通、生态清淤、治理周边污染源、从外流域引水等措施。(√) 3.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提高是自然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细菌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 5.岩石不属于矿产资源。(×) 四、我会连。(10分) 请将相关工作状态下对应的能量转换用线连起来。(5分) 化学能 榨汁机 电能 电能 燃气灶 动能 风能 沼气池 热能 势能 水电站 化学能 生物质能 帆船 五、科学探究。(共25分) 通过对池塘生态系统的观察,小明制作了生态瓶。他选择了:玻璃鱼缸、河水(含有水蚤等微生物)、泥沙、金鱼藻、小鱼。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观察到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A鱼缸,小 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C鱼缸。(4分) 2.经过对生态缸的观察,小明发现了一条食物链:金鱼藻→水蚤→ 小鱼。(6分) 3.下表是C、D鱼缸中小鱼的生存时间。 1天 2天 3天 4天 5天 C鱼缸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D鱼缸 2条都活着 2条都活着 1条活着 1条活着 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