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28764

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96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一模,化学
  • cover
九年级化学学科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u-64 一、选择题(共35分)1-25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氯元素符号是 A. cl B. CL C. Cl D. cL 2. 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4 B. +1 C. +3 D. +2 3. 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 能变成液氧 B. 能支持燃烧 C. 密度比空气大 D. 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 4.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氦气 5.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 A. 硫 B. 木炭 C. 铁丝 D. 红磷 6.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7.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稀有气体制作电光源 B. 二氧化碳制作碳酸饮料 C. 氢气作燃料 D. 碳酸钙作干燥剂 8. 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的质量很小 9. 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是 A. B. C. D. 10. 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11. 表示化合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氢气 C. 稀有气体 D. C60 12. 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B. 金刚石、石墨 C. 红磷和白磷 D. 氧气和臭氧 13. 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 酒精和碘 B. 二氧化碳和水 C. 泥土和水 D. 食盐和水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B.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 C. 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单质组成 D. 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15. 物质的量的符号是 A. n B. mol C. M D. g/mol 16. 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1:2 C.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产生的氧气 D. 证明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7. 以下是人体几种体液的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 胃液0.9~1.5 B. 胰液7.5~8.0 C. 血浆7.35~7.45 D. 胆汁7.1~7.3 18. 点燃篝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加快散热 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能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9.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O2CO2 B. 2H2+O22H2O C. CuO+H2SO4=CuSO4+H2O D. H2CO3H2O+CO2↑ 20. 利用催化剂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X,是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A. CO B. CH4 C. CH3OH D. C2H5OH 21. 下列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物质的是 A. H B. Fe C. O D. C60 22. 物质的化学式与俗称对应错误的是 A. 生石灰:CaO B. 胆矾:CuSO4·5H2O C. 熟石灰:CaCO3 D. 干冰:CO2 23. 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 搭建蒸发装置时要先放置酒精灯 B. 过滤时玻璃棒必须靠在滤纸上方的漏斗壁上以防止滤纸破损 C. 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 粗盐不能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24.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 25. 若m克水中含n个氢原子,1摩尔任何物质所含的微粒为NA,则NA为 A. B. C. D. 26-30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 26. 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 氧气 B. 空气 C. 二氧化碳 D. 水 27. 下列性质能够区分原子和分子的是 A. 是否能构成物质 B. 分子体积大于原子 C. 原子间有间隙,而分子间没有间隙 D. 在化学变化中否可以再分 28. 下图关于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方法制氧气的原料来源广泛 B. 该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C. 说明液氧比液氮沸点低 D. 该液体物质是纯净的氧气 29. 下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