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31577

2023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下学期4月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21499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毕业班,试卷,历史,质量检测,第三次
  • cover
准考证号 _____ 姓名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福建省部分地市 2023 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3.4 本试卷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依周制,墓穴的墓道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图1为周代案国国君墓穴形制变化图。据此可知 A.等级观念日益弱化 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C.中央集权雏形初显 D.商勒变法成效显著 2.两汉时期,士人源源不断地流向官场。据不完全统计,西汉一代有355.位土人进入官场,东汉一代有741位十人进入官场,其中出身普通家庭的土人多于出身仕家庭的灶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诸子百家学说的融合 B.尊崇儒术观念的流行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 D.世家大族势力的衰微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3.据史书记载,自公元196年曹操快汉献帝定都许昌后,南方就有人陆续北上。到589年,北迁南人达150万左右,上至宗室大族下到普通民众,遍布各阶层、各行业。该时期的南人北迁 A.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B.改变了南北方人口结构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有利于统一王朝的建立 4.中唐以后,寺院时常被借用为文艺表演的场所。到了宋代,勾栏、茶肆等成为固定的演出场所,场所张挂写有演员名单与献演剧目的纸粉、账额,戏班也有自成规模的行头与道具。这反映出 A.城镇经济的繁荣 B.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C.社会流动的加速 D.市民价值取向的质变 5.明代前期,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要向朝廷上贡本地土特产,朝廷“厚往薄来”,给予大量赏赐。但到了清代雍正年间,土司虽继续上贡,而朝廷却不再赏赐。这表明西南边疆地区 A.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突破了传统的朝贡体系 C.经济结构有所变化 D.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 6.魏源在《圣武记》中说:“水师急于陆师”“大海相逢,斗船力而不斗人力”,故“舟舰错矣,必练水师“”水师习矣,宜备水器“”如欲练战艇,则必谋所以常用之法…以粮艘为海运,以师艘护海运而已“。魏源的观点 A.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为洋务新政提供了借鉴 C.改变了国人的夷夏观念 D.使清廷加强了海防力量 7.图2为20世纪上半期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占比示意图。据图可知,荣氏兄弟工业区位选择主要是基于 A.追求企业效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改善工业布局 D.推动实业救国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8.1929年10月,福建才溪苏区发动群众投资入股,建起了中央苏区第一个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消费合作社--才溪区消费合作社。1931年,才溪创设了劳动合作社,成立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劳动合作社委员会。上述做法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B.有利于工农民主政权的创建 C.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 D.打破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9.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部170位工作人员来源以全国各大军区干部为主,另外包括原中央外事组及地方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同志和青年大学生。选拔时主要注重干部的斗争经验、政治清白,其次是掌握外语与相关外交技能。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队伍建设 A.推动了与西方关系正常化 B.沿用了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选拔制度 C.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展的需要 10.1980年初,中国首次派专家小组考察西方国家小水电建设。同年,水利部开启筹建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并于1981年在杭州正式成立。1978~1991年,有关部门组织兴建小水电援外工程水电站12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