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34317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64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
  • cover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谭嗣同《潼关》) (2)树木丛生,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4)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多不接世,_____,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6)古典诗歌中亘古不变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把客居的寂寞转化为重逢的希冀,抒发相思之苦。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点明自己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l)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liáo liàng( )地响。 (2)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 )了。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 shēng dǐng fèi( )。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美不胜收。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B.她望着被大火烧过的废墟,黯然神伤。 C.为庆祝教师节,礼堂被布置得花枝招展,师生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D.他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健谈多了。(删去“分外”或“多了”) B.无人机的应用、设计和开发,为一些高难度的作业提供了便利。(将“便利”改为“方便”) C.考试有两忌:一忌考前不能过度紧张;二忌考中不能心浮气躁。(删去句中的两个“不能”) D.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删去“靠的”) 四、综合性学习 5.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拟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为了让班刊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请为班刊添加两个栏目。 ①_____ ②_____ (2)任务二:有人说:读书就是进行生命的化妆,可以充实自我,提升气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与大家一起分享。(50字左右) (3)任务三:下列人物皆出自《朝花夕拾》,其中受到鲁迅批判的是( )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寿镜吾 D.衍太太 (4)任务四:鲁迅评论《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孙悟空和猪八戒哪个更富有人情味?请结合小说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五、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三十而立( ) (3)思而不学则殆(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六、课外阅读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