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7933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45张PPT)-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5469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45张,纲要,中外,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1课 DISHIYIKE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的变化/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唯物史观] 通过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变化,分析社会的变化。 [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探究宋代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历史解释] 分析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素养达成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二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知识点三 经济重心南移 知识点四 社会的变化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知识点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耕作制度 宋朝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一年三熟 经济结构 (1)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 的农户。 (2)棉花在内地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 边疆农业 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经济作物 2.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1)宋朝出现了 ;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 (2) 时期,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矿冶业 北宋时期煤的开采量很大,都城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印刷业 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 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五大名窑 宋元 文化 宋元时期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推广,表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加强。南宋棉纺织业兴起,棉布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 宋元时期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思维点拨 视角 宋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 北宋初年,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南宋时,山地丘陵修梯田,沿江滨湖筑围田。今江苏南部刈(收割)麦种禾(水稻),一岁再熟。———沈学年《多熟种植》 思考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成就。指出当时南方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 提示 成就:外来新品种的引种与推广;垦地面积不断扩大;麦稻复种制的普及;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出现;棉花在内地种植。 影响: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返 回 知识点二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发展的高峰 榷场 市场 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通过 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货币 北宋:钱币年铸造量多并开始出现纸币。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海外贸易 (1)税收: 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 (2)商品: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中国的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 (3)外贸港口:主要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外贸税收 2.城市 宋朝 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元朝 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杭州,它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元大都 (1)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 (2)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3)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两宋商业发展的表现 思维点拨 视角 宋代的商业发展 材料一 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一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 材料二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 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梦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