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8028

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44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65499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5课 DISHIWUKE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思想领域的变化/ 小说、戏曲与科技/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唯物史观] 立足唯物史观,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变化的原因。 [史料实证] 运用史料探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以及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家国情怀]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从中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对世界的贡献。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课标要求 素养达成 内容索引 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知识点三 小说、戏曲与科技 网络构建 史论要旨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 知识点二 思想领域的变化 知识点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经济发展 农业 (1)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 、 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2)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手 工 业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 ,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玉米 甘薯 工场 商业 货币 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商帮 形成实力雄厚的 ,如徽商、晋商 市镇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_____ 商人群体 工商业市镇 2.经济局限 (1)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 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 ,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小农经济 专制统治 (1)地区性商业中心形成,城市的经济功能更加突出,地域分工明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南方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大宗白银交易盛行,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对外贸易中出超明显。 (4)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尤其是东南地区商业发达,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明至清中叶经济新现象 思维点拨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逐渐减弱。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集地区逐渐向边地迁徙,向海外移民的规模逐渐扩大。 明至清中叶经济新现象 思维点拨 视角1 明代手工业经营形态 材料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吴承明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思考 概括明代苏州地区丝织业出现的新现象。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发生的本质变化是什么? 提示 新现象: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丝织业的兴起;出现了早期资本家和早期雇工;生产分工更加细密;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本质变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视角2 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阻碍 材料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思考 根据材料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局限? 提示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低下,遭受压迫和剥削,使商人急于改变身份;传统思想观念认为科举做官光宗耀祖,商人把资金投资到土地或者科举中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认知升华 明清时期制约经济转型的因素 角度 表现 市场 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自然经济主导,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 资金 重农抑商政策和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