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451220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 丰收之歌

日期:2025-02-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7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
  • cover
《丰收之歌》教案 教学内容: 1.唱:《丰收之歌》 2.动:集体舞 教学目标: 1.通过《丰收之歌》等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情绪,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成果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热爱自然。 2.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为歌曲伴舞。 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有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的特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 1.了解《丰收之歌》的特殊结构,并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来演唱。 2.创编合适的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歌曲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习。 2.练声曲。 三、学习歌曲《丰收之歌》。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安徒生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 2、欣赏丹麦风光图(重点欣赏金秋果园丰收画面) 3、师:丹麦的人民最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麦田、果园丰收的时候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劳动队伍吧! 4、播放《丰收之歌》伴奏音乐,生随师做各种劳动动作(割麦、摘果子等) 5、师:真是一群劳动小能手,丹麦的人民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忙,特地为我们唱响了丰收之歌,一起来听听吧! 6、聆听歌曲《丰收之歌》。(在聆听的过程中也让学生动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与速度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律动《丰收之歌》,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同时在聆听、律动过程中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也让学生感受丰收欢庆喜悦的场面,从而要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7.教师介绍:《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有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轮舞的欢乐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的特点。 8.学习歌谱 ① 出示歌谱,听教师弹奏,分析歌曲。让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是否有相同的乐段。乐曲可以分为三段。 ②出示歌曲中三条歌谱,请学生分小组演唱歌谱。分别请三个小组演唱,然后请他们领唱。 ③讲解挥拍唱谱、全曲只有四分和八分音符。 注意休止符、八度大调等。 ④采用师生接龙、小组接龙、齐唱三种形式来演唱歌谱。以四小节为一个单位。 【设计意图】将歌谱简单化,本来复杂的歌谱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而后小组合作解决。 9.学唱歌曲并处理歌曲: ①有感情朗读歌词,体会人们丰收的喜悦之情,并能体会农民的朴质善良和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②请同学们听一听歌曲,并讲解一音多字的注意点。 ③跟琴完整演唱歌曲,个别纠错。如休止符处的停顿等 ④有感情演唱歌曲。注意学生唱歌时的发声以及歌曲的情感处理等。 10.两分钟试背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的不同问题的重复,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记忆,并提高要求让学生能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四、歌表演: 1.多媒体播放舞蹈《丰收之歌》,师生一起挑选几个动作进行模仿学习。 2.边唱边尝试跳舞。 五、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