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452389

【新课标】3.4《空气的成分》课件(28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7281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课标,空气的成分,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空气的成分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科学思维 能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搜集到的证据,运用分析、逻辑推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3)探究实践 能基于证据质疑和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4)态度责任 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要净化和保护空气,热爱自然。 新知导入 铁 + 氧气 水 锈 铁生锈是铁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氧化现象。 温故而知新: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新知讲解 关于空气中的氧气,我们还知道些什么? 一、提出问题 新知讲解 人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养分氧化 我们呼吸需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物体燃烧需要氧气,如果没有氧气就会熄灭 植物的的光合作用离不开氧气 新知讲解 物体燃烧也会放出二氧化碳吗? 会 的 怎么验证我们的猜想? 新知讲解 二、实 验 蜡烛 广口瓶 火柴 玻璃片 澄清石灰水 材料超市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将燃烧的蜡烛放入①号广口瓶。 新知讲解 蜡烛熄灭后,在①号广口瓶中缓缓注入澄清石灰水,轻轻摇晃。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吗? 新知讲解 在②号空的广口瓶中缓缓注入澄清石灰水,轻轻摇晃。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吗?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结果分析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①号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号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缺少氧气 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瓶中充满空气 实验记录 新知讲解 实验结论 人的呼吸、蜡烛的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人体中的养分和蜡烛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被氧化后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解释】 新知讲解 物体的燃烧都能产生二氧化碳吗? 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很多不含碳的物质也能被氧化,不过氧化后的产物中没有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拓展】碳中和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定时间内地球上排出的二氧化碳和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基本保持稳定,这种状态叫碳中和。 新知讲解 三、搜集证据 动物呼吸、物体燃烧、铁生锈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其他气体吗? 查阅资料,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新知讲解 1774年8月1日,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把阳光聚焦到玻璃管中的氧化汞时会释放出一种气体,蜡烛在这种气体中燃烧得更加旺盛,老鼠呼吸这种气体时显得更加活跃… 后来,化学家拉瓦锡给密封容器中的汞和空气连续加热12天,测量出这一过程中消耗掉大约1/6的空气,他把这种气体叫作“极适宜于呼吸的空气”后来称作“氧气”;而另外大约的5/6气体既不能帮助燃烧,也不能用来呼吸,他把它叫作“氮气”,意为杀死生命的气体。 科学家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空气是一种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另外还有1%的其他多种气体,而其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 新知讲解 空气的组成示意图 新知讲解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想不想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红磷燃烧实验 红磷燃烧会消耗掉氧气并生成固体的五氧化二磷。因此,测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后空气减少的体积,就可以知道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新知讲解 实验材料 塑料导管 玻璃管 止水夹 水 烧杯 红磷 集气瓶 橡胶塞 酒精灯 燃烧匙 新知讲解 ①安装好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塑料导管。为防止集气瓶过热,须先加入少量的水,并做好标记。 ②取较多红磷放入燃烧匙中,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红磷被点燃。 ③点燃红磷后迅速放入集气瓶内并压紧瓶塞。 ④红磷熄灭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