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采松果》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单元的课时内容《采松果》。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采松果》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二)》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教材通过“采松果”情境图,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及口算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那么,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另外经过上半学期的目标性训练,学生已具有了初步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探索性学习。但是,对于单纯的口算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浓,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五、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运用多媒体,采用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的意。本课教学采取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动手拨一拨、摆一摆、看一看、议一议探究学习。 2.通过讨论、交流、表达、观察、操作来激发学生充分学习课本知识,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的同时,还要发挥交流学习的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0+20= 10+30= 50+20= 40+20= 2.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参考答案: 1.30 40 70 60 2.50+5=55(人)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课件进行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1、 请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问题,列式25+4 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结果是多少 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 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