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61097

第12课《 诗经 二首:关雎》教学实录

日期:2024-05-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11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2课, 诗经 二首:关雎,教学,实录
  • cover
部编版(2016)八年级下册《关雎》教学实录 一、 美之序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中的《关雎》,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寻美、赏美、创造美。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朗读自创诗歌,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找出来其中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屏显。师朗读。)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2600多年来边唱边走/多少人翘首追溯你神秘的源头/ 哦 到春秋 再到西周 / “风” —土风民谣 淳朴自然/ “雅” —诸侯朝会 贵族欢宴/ “颂” —宗庙祭祀 乐舞翩翩/ 直陈 比喻 托物抒情/ 你的语言是赋————兴/ 因了你,“风骚”成为文学的雅称/你就是《诗三百》/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诗经》 (生倾听后,讨论) 师:好,准备发言。谁先来? 生:《诗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收录的是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 众:不对,应该是“从春秋到西周”。 师:同学们历史知识掌握很好!继续。 生:《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师:好,表述很简洁。 生:《诗经》的表现方式是“赋、比、兴”。 师:纠正一下,应该是“表现手法”。 生:《诗经》大概有300篇。 师:对,有305首,所以也称“诗三百”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风骚”与《诗经》有什么关系? 师:问得好!“风骚”即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因为它们文学成就都非常高,所以后人以“风骚”称呼文学。 (生若有所思)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的发现连缀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字。(生边想边说) 生:《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诗集,它收录了从春秋到西周之间的诗歌,它的内容有“风”、“雅”、“颂”三部分,它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归纳,《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之瑰宝,我们一定要能够精准地介绍,来,看屏幕,读—(屏显,生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师:看,老师的诗与这段文字内容大致相同,语言风格却不一样,比较之下,各有千秋。来,说说你的看法。 生:老师的诗读起来好听,这段介绍性文字言简意赅。 师:好,一下子发现了实质。说明性文字语言准确、简洁,目的在于传达知识;诗具有的独特的形象美、音韵美、情感美。 二、诵读:感受诗歌之美 师:《关雎》选自《诗经 周南》,是一首古老的恋曲,下边我们通过三步朗读感受它的魅力。 (屏显。生齐读。) 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要读得字正腔圆。 在读解意,把握行式,要读得韵味深长。 吟唱诗歌,品赏诗情,要唱得情深意切。 1、初读正音,把握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发现诗中易误读的字音,标出来,一会儿提示同学。 (生自由朗读,标注) 师:请提示同学易误读的字音。 生:“窈窕”是两个三声连读,第一个字“窈”变调,读得近于二声。 师:请读出来。(生读) 生2:“芼”比较生僻,应着重记住。 师:这个字音也很好记,你看,它是一个形声字,声旁是“毛”。 生3:“钟鼓乐(lè)之”不能读成“钟鼓乐(yuè)之”。 师:为什么? 生3:“乐”在这里意思是“使她快乐”。 师:解释很准确,好,继续。 生4:“君子好逑”为什么课下注释让读“(hǎo)”而不是“好(hào)”呢? 师:你很善于发现问题,那位同学能解释一下? 生5:“好”在这里是形容词“美好,适宜”的意思,而不是动词“喜欢”的意思。 师:很好!从分析字义入手确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