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61550

【大单元教学】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含3课时)

日期:2024-05-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41741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版,教学设计,分布,位置,区域
  • cover
八年地理下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湘教版)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单元分析: 中国地理在“认识区域”部分,采取区域要素归类的方式呈现,分为“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部分,本单元学习第一部分。 东北地区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颇具特色的区域。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置和协调性好,而且矿产资源丰富,铁路网稠密,既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本单元将东北地区独立为一章。基于课标的要求,本单元共安排了“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3节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的基本特征,进而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单元学情 七年级下册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的学习,学生对地理位置的判断和认知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基础。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国的工业,本册的第五章学习了中国的地域差异,对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形态认识。对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分布认知可以利用之前所学方法,知识再现迁移应用。教材并用阅读材料的形式提示学生如何解决认识区域地理位置问题,知道了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大致有了因地制宜的理念。学生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单元目标 (一)区域认知: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二)综合思维能力: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 (三)人地协调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四)地理实践力:探究家乡地理环境 四、单元教学评价 单元目标 单元评价 区域认知: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1.知道平时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能够说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台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区域认知: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相关资料和地形图,描述出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分布格局大致呈山环水绕半环状的三带。 区域认知: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3.运用相关资料和气候图,描述出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冬天降雪时间长。 综合思维能力: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概括出东北地区人口在地势平坦,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较为稠密。山区人口稀疏。城市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综合思维能力: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 2.能根据作物生长的条件,概括出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分布较广,玉米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 人地协调观: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说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对农业的影响;说出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交通运输、人口密度等对工业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探究乡土地理》 根据收集的资料说出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城镇分布特点,产业布局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五、单元结构活动设计 六、单元主题活动———《探究家乡地理环境》 (一)主题目标:运用所学的方法,探究家乡自然环境特征和工业、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