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背景 教材分析 本节课程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卷网-出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节课主要讲了五个知识点:1、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2、表格的建立;3、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4、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5形成简单的分析报告。 从整个内容看,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什么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多一点实践和体验,学会利用Excel的相关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能用正确的方法呈现分析结果。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都已经掌握了表格的建立和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实践,能正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形成简单的分析报告。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年级学生,这一节课要求学生对Excel能熟练的加工与表达,整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Excel相关知识基础上的。根据初中教学的安排这些学生应该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Excel相关知识,这为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在操作上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邻里互助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这些教学上的小问题,顺利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独立建立表格,并学会使用各种函数完善表格信息。 能根据表格数据关系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能根据图表形成有指导性建议的文字报告。 技能目标 表格数据的输入、修饰和数据表格处理。 能选择合适的函数公式,运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情感目标 体验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表格信息加工的思想的方法。 培养小组相互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共同体体验完成任务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的过程。 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值计算,包括求和、平均数,运用函数运算等。 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了解图表表达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的数据区域,灵活地运用各种图表。 学会从不同的图表角度来获取的图表信息。 培养学生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情景创设、亲身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任务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实际操作遇到问题及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 教师设疑,引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师生演示、同学互助、教师指点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效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刚刚过去的11月11号是什么节日吗?对了,之前我也跟大家一样知道11月11日被称为“光棍节”,但是近两年在一些购物网站,广大的网民又赋予了它一个新的称号“购物狂欢节”! 我有一个在淘宝网上开网店的朋友最近高兴坏了,由于“购物狂欢节”的缘故,店里物品的销量猛增,但同时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她一直想弄清楚店铺近半年来的经营状况,可她面对着一堆“数据”无从下手,总也理不出头绪,于是向我求助。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帮她的忙,帮她对近半年来店铺的经营情况做一下分析。 需求分析:同学们不一定都当过网店的掌柜,但是大家肯定都有过网购的经历,大家想一下,对于一个网络卖家来说,在交易成功后,她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对,是买家给出的评价!现在我们就以店铺的评价情况为标准来看一下店铺半年来的表现。 收集数据 通过对她店铺信息的调查,我收集到了一些相关信息。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这就需要我们选择一款善于加工和处理数值类数据的软件,大家说选什么软件比较好呢?Excel是大家所熟悉的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与处理的软件,它以建立二维表格的形式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转化图表、形成报告,顺利完成任务。 建立表格 使用Excel软件建立表格,适当修饰表格信息,突出效果。 想一想:表格建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