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71551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4.3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213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
  • cover
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教材简析】 本课是《热》单元的第三课,前面两课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的变化,也已经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这一课时是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的水之间的变化,这也是在上面两课时中隐含的信息,水的温度可以由外界温度的变化(酒精灯加热)而发生变化,而使水温度变化还有其他的方式。课堂引入就是从生活中的情景给冰箱中的牛奶加热开始的。 根据教材的安排,热传导是下一课时中进行的,那么这一课时就先不提出这个概念,仅仅是让孩子们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接触会发生高温物体降温,低温物体升温的现象,并且不是无限的上升和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达到了一个平衡点,温度就相对稳定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两课时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水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水的形态发生变化,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使用温度计。这节课用平时生活中热水加热牛奶现象来聚焦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这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然后通过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触后的温度变化研究,探究热量的转移和平衡,这是透过现象探索本质的研究活动,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为下面几课研究热的传递方式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实验发现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热通常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两个物体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 科学思维: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证据,并制作成折线图,比较发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探究实践:能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制作折线图,能通过数据分析描述温度不同的物体之间接触后发生的变化规律。 态度责任:形成对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当发现事实与自己想法不同时,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难点:理解两个物体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能趋向于热平衡。 【教学准备】 教师:大烧杯、60摄氏度热水、凉水、大试管、两支温度计、温度变化记录表、折线统计图、数字温度计、教学课件等。 学生:不同颜色的笔,橡皮,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如何给牛奶加热(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冰牛奶 1.怎样给牛奶加热? 2.为了不破坏牛奶的有效成分,不建议直接用火加热,可以泡在热水里。 3.用冷水来代替牛奶,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 4.板书课题: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设计意图】:通过给牛奶加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本节课的实验,激发探究兴趣。 二、设计实验:让冷牛奶热起来(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 铁架台 大烧杯、60摄氏度热水、凉水、大试管、两支温度计、温度变化记录表、折线统计图 1.冷水放入热水中,怎么来证明冷水变热了呢?(冷水和热水不能混合起来) 2.我们能用什么工具来证明你的观点?(使用温度计,可以更加直观的测量温度) (1)把冷水和热水分开放置,冷水放在大试管里,热水放在大烧杯里。 (2)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放置温度计(尽量选择规格一致的温度计)。 (3)分别记录冷水和热水的起始温度。 3.冷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吗?(开始思考,冷水的温度一定存在一个最高点,它的热量是从热水地方来的,一定不会超过热水) (1)冷水温度计一定会上升了吗?它是由什么引起的? (2)冷水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冷水的温度最后会变成多少? 4.热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热量被冷水吸收了) (1)热水的温度计下降了吗?它的热量去哪里了? (2)热水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3)热水的温度最后会变成多少? 5.设计实验:如何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需要老师提供那些帮助?实验中需要记录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