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82761

文言文的分专题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7756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以综合为本落实文言复习 ——— 项目化:文言文的分专题复习 目录 CONTENTS 1.传统文言文复习方式 2.新高考下的文言文考查变化 3.文言项目化复习的设想 4.文言项目化复习实践 01 传统文言文复习方式 优势: 知识架构很完整, 知识点覆盖面很广,方法指导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练习现成且完备。 不足: 知识点分割太独立,复习时间前后跨度大,练习满足针对性又缺了综合性,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不明显。 02 新高考下的文言文考查变化 题号 考查内容 考查指向 能力要求 14 实词含义 实词 15 虚词意义用法 虚词 16 内容理解 内容 综合 17 断句 文义 综合 18 翻译 实词、虚词、句式等多个文言知识点 综合 2022浙江卷 2022全国新高考1卷 题号 考查内容 考查指向 10 断句 文义 综合 11 词语、常识等 实词、虚词、常识等多个文言知识点 综合 12 内容理解 内容 综合 13 翻译 实词、虚词、句式等多个文言知识点 综合 14 主观问答 内容理解、主观思考 综合 变化说明: 1.考查内容和题型发生了变化。 2.考查能力要求也有所提升。 改变特点: 考查的综合性越来越强了。这十分符合新课标下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转变要求。 03 文言项目化复习的设想 思考: 文言知识落实是必须的,怎么做更有效? 文言能力考查的综合能力要求在提升,我们可以怎么做? 断句、常识、内容理解、 翻译(实词、虚词、句式等)、主观问答 综合性? 相对熟悉的课内文言文 相对陌生的文言文知识 夯实基础、降低难度、增强综合性 04 文言项目化复习实践 (一)专题分类 专题内容 涉及篇目 人物传记类 《屈原列传》《种树郭橐驼传》《五代史伶官传序》 风景游记类 《赤壁赋》《项脊轩志》《归去来兮辞》《石钟山记》《登泰山记》 议论类 《劝学》《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 书信类 《报任安书》《答司马谏议书》 奏疏类 《谏太宗十思疏》《陈情表》 诸子类 《论语十二章》《礼运大同篇》 (二)知识点分布 断句、常识、内容理解、翻译、主观问答、理解性默写 示例: 理解性默写 翻译 句式知识 理解性默写 翻译 赏析 实词 虚词 方法指导 1.矛盾双方:“有(具体物体)”和“无(空间)” 2.“有”和“无”的存在互为前提。空间的存在要以包围它的物体为前提,物体的存在需要空间容纳它们。 3.在老子看来,“无”是直接发挥作用的部分,“有”为“无”的发挥作用提供基础。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百家思辨 《论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再来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新的启示?请就《也谈“义和利”》写200字自己的思考,体现逆向思维。 百家思辨 (三)课堂推进 落实 方式可多选,内容可多样 (四)练习跟进 落实 记诵 训练 结合《三维设计》配套练习,强化专题和综合训练 只讲不练,有的只是表面的热闹与和谐 (五)专题实践的反思: 1.方式的改变是为了适应新的考试模式, 但在变的是模式,不会改变考查的立足点和 出发点。 2.实践中仍需不断思考,如何让文言文 复习变得动听一些。 3.作为新的设想与尝试,多多思考其复 习效果,思考推进中的得与失。 感丨谢丨聆丨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