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94125

2023年河南省湘豫名校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8246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河南省,名校,高考,化学,一模
  • cover
绝密★启用前 2023年河南省湘豫名校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五花马,千金裘”中“裘”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二氧化硫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C. “绿宝石”“孔雀石”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硅酸盐 D. “火树银花”涉及焰色反应 2. 莫诺拉韦可有效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化合物和化合物是制备莫诺拉韦的原料,结构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醚键 B. 化合物可发生加成反应 C. 化合物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D. 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3. 铑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氢硒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已知:与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基团直接连接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叫手性分子。代表苯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历程的总反应是最理想的绿色化学工艺 B. 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C. 上述循环中,原子形成化学键数目保持不变 D. 有机物是手性分子 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振荡 层无色 的还原性强于 取丙烯醛于试管中,滴加酸性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 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迅速加热到,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说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且产物是乙烯 A. B. C. D. 5. 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之和相差,和同主族,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其中、、构成的某种物质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 B. 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强酸 C. 元素和能形成一种用于呼吸面具供氧剂的物质 D. 向、和形成的上述化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无明显现象 6.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电池,电解质为、、,通过和两种离子交换膜将电解质溶液隔开,形成、、三个电解质溶液区域已知:,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膜移向区,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B. 区域的电解质浓度逐渐减小 C. 放电时,电极反应为 D. 消耗时,区域电解质溶液减少 7. 已知丙二酸,简记为是二元弱酸。常温下,向丙二酸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溶液,体系中含碳粒子的物质的量分布系数与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丙二酸在体系中物质的量分布系数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 B. 点对应的溶液温度为滴定过程中的最高值 C. 时, D. 常温下,的平衡常数 8. 近期科学家首次发现像大脑样的学习材料,某小组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废催化剂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 已知:难溶于水,易溶于水; ; 几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时的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开始沉淀的 完全沉淀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碱浸”中提高反应速率的可行措施有 答两条。 “煅烧”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理论上,为实现完全沉淀,应调节,工业生产中,常调节,其目的是 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和 填化学式。“煅烧”需要在流动空气中煅烧的原因可能是 。 将产品溶于强碱溶液,加热煮沸,调节为,将溶液稀释至溶液。取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硫酸酸化的溶液过量,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滴加指示剂,用 溶液滴定,重复三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