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03538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43094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练习题,解析
  • cover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分) 1. 汉唐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后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辐射其他国家文化 B. 推动文化间的交流融合 C. 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D.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2. 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的谱录,如《梅谱》《牡丹谱》《海棠谱》《荔枝谱》《橘录》《蟹谱》《昆虫草木略》《禽经》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 A. 自然科学教育的逐渐普及 B. 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 “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变 3. 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  ) A. 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B. 长期实行幕府制度 C. 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 与中国明朝发生过战争 4. 下面的叙述与图中的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处诞生了佛教 B. ②处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 ③处为统治者修建外形形似汉字“金”字的陵墓 D. ④处诞生了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等杰出的历史人物 5.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债务缠身,暴风雨神阿达德摧毁了他的田地,在那一年,他可以不向他的债主归还粮食,他可以不付那一年的利息。”这说明当时( ) A. 法典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B. 法典注重调解社会关系 C. 契约关系受神意的支配 D. 平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6.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信仰东正教并传承着希腊罗马文化。14世纪时,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不断入侵,使拜占庭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及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在那里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和文化。由此可见( ) A. 基督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 奥斯曼帝国兴起使文化中心转移 C. 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体系 D. 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文化发展 7. 12 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也读古典拉丁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此举( ) A. 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 B. 促进了古典文学的普及 C. 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引领了社会转型的方向 8. 《拉丁美洲史稿》一书中写道:“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因而,对比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来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 A. 旨在强调亚欧文明的先进性 B. 揭示了西方侵略美洲的必然性 C. 说明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兴衰 D. 反映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9. 公元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逐渐衰落,婆罗门教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反映了( ) A. 婆罗门教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 B. 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众接受 C. 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 D. 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 10. 《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 A. 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相互参证 C.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验证 11. 谭其骧先生指出:“中原人民南迁,其所由之途径,颇多可寻。……时邗沟已凿,穿通江、淮,故沟南端之江都及其对岸之镇江、武进,遂为山东及苏北移民之集合地。淮域诸支流皆东南向,故河南人大都东南迁安徽,不由正南移湖北也。”材料说明(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