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12742

1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因数和倍数》第11课时 电子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97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格式,教案,电子,11课时,苏教版,因数和倍数
  • cover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五(3)、(4)数学教案 序号:28 教学课题 因数和倍数的练习 课型 复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 2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3月16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倍数和因数的基本概念以;掌握2、3、5的倍数特征,进一步巩固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基本概念;加深理解质因数,会分解质因数。 2、 引导学生应用倍数和因数等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 使学生主动参与整理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积累和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与手段: 光盘 教学过程: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揭示课题 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回忆一下互相说一说。 今天开始我们主要整理和练习这一单元的知识。板书(整理与练习)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 出示书上的讨论题 举例说说什么是倍数和因数。 2、5、3的倍数各有什么特征? 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交流整理 指名学生说一说讨论的结果,教师合理板书。 三、练习与运用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指名说一说 问:3和7有没有因数和倍数关系?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1)让学生独立写出前4个,指名2人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找他们的因数的?(检查板演题) 口答后3个的全部因数。 3、分别说出下列个数的倍数 5、8、12、17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问:什么要省略号? 4、“练习与应用”第3题 独立完成填数 问:哪些既是3的倍数有时5的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既是2的倍数又是5和3的倍数的数有哪些? 5、“练习与应用”第4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1)-(3)题 6、“练习与应用”第5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 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质数与合数是按什么分类的? 7、“练习与应用”第6题 让学生选出质数与偶数后交流 质数都是奇数吗?合数都是偶数吗? 8、“练习与应用”第7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 这种形式成为什么? 把30、42分解质因数。 四、课堂小结 交流板书、检查订正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补充习题第34-35页 2.拓展作业:同步第39页 3.随班作业:无 4.预习作业:下一课相关内容 学生互相说一说学过的内容。 学生小组间互相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指名回答 学生交流 学生板演后交流 学生回答说说什么要省略号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独立完成后交流并举例说明 交流后独立完成分解质因数 学生自己回顾所学知识,对本单元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板书进一步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练习与区别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是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补充一些题型,弥补书上练习中缺少的一些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1 因数 质数 质因数 合数 分解质因数 倍数 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2、5、3倍数的特征 奇数 偶数 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 4月 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