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13342

6.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浙江省 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6280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人文地理,人教,浙江省,学年,2022-2023
  • cover
6.3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1.下列活动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A.焚烧废弃物 B.爱护花草树木 C.街头露天烧烤 D.使用含铅汽油 2.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是因为(  ) ①中国是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我国在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我们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④只是为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今昔的对比说明了(  ) ①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篇章  ③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8年4月26日,习总书记查看长江沿岸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情况,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把脉长江经济带建设。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环境保护摆在一切工作的首 5.读漫画,“地球出汗”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 B.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局部不断发战争 6.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北京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12月27日通水,北京市民开始饮用长江水。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7.下列关于民族与其欢庆的节日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藏族———泼水节 B.傣族———元宵节 C.汉族———雪顿节 D.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8.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说“只要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②抓住机遇主导国际秩序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如下图是“亚欧大陆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产生这种变的原因是( )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经济的差异 D.宗教信仰的差异 10.“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是某市的环保目标。这一目标实施是为了(  ) 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③彻底解决环境问题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开展调查活动是同学们了解社会、扩大知识视野、培育科学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寒假,某校七年级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向市民进行有关“双禁”的调查问卷。为完成下边调查内容而选择的对象或渠道,其中不合理的是 调查题目或内容 调查对象或渠道 A调查一周空气的变化情况 电视、网络、环保部门 B调查家庭燃放烟花爆竹情况 同学、家长、居民户 C调查市场上烟花爆竹的销售情况 经销商 D调查家庭使用烟花爆竹的种类、数量 气象部门 A.A B.B C.C D.D 12.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结合图分析规划通风道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道路通道,疏解城市交通压力 B.降低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温度,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调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