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20926

纲要下 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526306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PPT,36张,课件,演变,世界格局
  • cover
(课件网) 新航路的开辟,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思考以上四图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前哪些地区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范围? 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 人民教育版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课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 病毒传播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迁移 主动移民 被迫移民 自主学习: 读人口迁移图,提取历史信息: 人口迁移方向? 人口迁移原因? 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殖民地的社会构成? 中国的移民? ⑴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2)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知识扩展一:人口迁移的方向】 【知识扩展二:人口迁移的原因】 (3)为追求财富而移民: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商人和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4)贩卖非洲黑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2)掠卖人口,开拓海外殖民地:如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准许华工岀国,实际上是准许掠卖中国人口 (5)逃亡海外:逃避政治宗教迫害迫害。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迁移 表现:①欧洲人入侵美洲并建立大量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数量大量减少; ②欧洲殖民者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③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迁移 【知识扩展三:人口迁移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①欧洲人对美洲殖民掠夺,贫穷落后; ②印第安人锐减; ③黑奴贸易罪恶深重;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制约了非洲的发展;摧残了文化。 ④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①改变人口地理分布(人种和民族结构); ②出现族群混合现象; ③促进世界动植物的交流;推进世界的物质和文化交流。 ④加快了殖民地的开拓进程【促进落后地区(美洲)经济开发】 ⑤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了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导致民族国家的诞生。如美国 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迁移 自主学习: 读物种交换图,提取历史信息: 物种交换方向? 物种交换范围? 物种交换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方向 从亚欧大陆传入到美洲 从美洲传入到亚欧大陆 动物 猫、骆驼、鸡、牛、山羊、鹅、蜜蜂、马、家兔、猪、羊、蚕、水牛… 羊驼、荷兰猪、美洲驼、火鸡…… 植物 甘蔗、杏仁、苹果、洋蓟、芦笋、小麦、燕麦、香蕉、西瓜、甜菜、黄瓜、茄子、大蒜、大豆、亚麻…… 玉米、甘薯、马铃薯、四季豆、向日葵、花生、烟草、辣椒、草莓、番茄、橡胶、木瓜、黑莓、土豆、可可…… 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人口迁移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番薯时,就曾提及其救荒作用,认为番薯“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陕西、四川交界的秦岭、大巴山区,在明代还属于尚未完全开发地区,到清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