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524416

【新课标】人教版三下第一单元第五课时《朝景》课件+音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4次 大小:453326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音视频,课件,朝景,第五,新课标
    (课件网) 《朝景》 人教版 三年级下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 在对比聆听、纱巾律动、模唱、画旋律线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音乐,初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并能用不同方式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意境。 艺术表现目标: 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朝景》,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描绘的意境,并能哼唱音乐的主题旋律,听辨出长笛和双簧管的音色。 创意实践目标: 在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模仿不同乐器演奏姿势,体会主题的变化。愿意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与大家分享 文化理解目标: 通过欣赏《朝景》,学生能够感悟音乐主题的内涵,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意境。 01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这两幅图片表现了什么场景? 新知导入 我们来听一段音乐,它描绘了什么画面? 02 新知讲解 乐曲背景 管弦乐《朝景》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 · 格里格于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 · 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 · 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 · 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 新知讲解 聆听《朝景》 这段乐曲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管弦乐合奏 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 作者简介 爱德华·格里格,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他的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还有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_)、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867)、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 新知讲解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这段乐曲的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是什么? 新知讲解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这段乐曲的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是什么?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这段乐曲是什么速度? 中速 这段乐曲给你什么感觉? 优美的,舒缓的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lu”演唱主题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这段乐曲表现了什么场景? 一开始由一只长笛以柔和,优美的音色演奏,主题旋律个性鲜明,风格清新,旋律平稳带有装饰风格,表现了清晨日出、万物复苏的绚丽景象。 欣赏《朝景》第一部分 新知讲解 第一部分旋律的力度是怎样变化的 p—mp—mf 让我们随着力度变化唱一唱第一部分 音乐知识 力度记号,音乐中音的强弱称为力度。音乐的力度与音乐中其他要素一样,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内容的重要手段。用来标记力度强弱的记号称为力度记号。 新知讲解 乐曲中又出现了什么主奏乐器 小提琴和大提琴 欣赏《朝景》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这段音乐中的主奏乐器音色的变化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描绘了什么画面 阳光照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温暖的大地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以及那光芒四射无穷无尽的变幻。 欣赏《朝景》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随着音乐一起哼唱,在重音处请大家跺跺脚 欣赏《朝景》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这段音乐与之前的哪段音乐相似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第一部分 新的一天来临了 欣赏《朝景》第三部分 新知讲解 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5次 不同的乐器演奏出不同的音色 大管和大提琴奏出主题旋律, 这两种乐器在音色方面都趋于暗淡 单簧管模仿奏出猎人的号角声,长笛奏出鸟语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