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27395

备战2023年中招二轮实验专题练习 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1310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实验,备战,2023年,中招,二轮,专题
  • cover
备战2023年中招二轮实验专题练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实验时,如图所示,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器材有:平面镜、平板玻璃板、刻度尺(量程0﹣20cm,分度值1mm)、两只等大的蜡烛、火柴、白纸、记号笔、光屏. (1)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的关系. (2)实验中,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具体的做法是   .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4)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试验次数 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 点燃蜡烛的高度(cm) 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 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 1 10 12 10 12 2 14 10 14 10 3 18 8 18 8 由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   .②   . 2.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   v。(填“>”、“=”或“<”) (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在桌面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他发现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 完全重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 (3)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在蜡烛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白纸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A的像,这种观察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如图是小红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并且应选用   (“2mm”或“5mm”)的玻璃。 (2)实验中,某同学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在玻璃板的   (“A”或”B“)侧观察,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   。 (3)在B的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不能“或“能”)找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  像。 (4)某同学做完此实验,想到了生活中的镜子,当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他”到镜子的距离   ,“他”的大小   (均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5.小明利用大铁钉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前的相关准备: (1)他应该准备   根完全相同的大铁钉,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2)为了确定像的位置,他应该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他应该准备一个   。 (4)为了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关系,如果没有方格纸,他还应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   。 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像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 (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 (2)通过图像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   (填“大于”、“小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