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3693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核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357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广东省江,试题,历史,检测,考核,期中
  • cover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训练———七年级历史 班别: 姓名: 学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热销的《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大运河的开凿 B.科举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 D.“贞观之治” 2、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3、古代《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炀”是古代中国最差的谥号了。隋炀帝得到这个谥号主要是由于( )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B.修建大运河C.不体恤民力,奢侈无度 D.渡江灭陈,完成统一 4、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 ( ) 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 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 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 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6、“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C.魏征 D.宋璟 7、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8、《唐语林》中写道“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上留心理道”的“上”即皇帝唐太宗 B.“革去弊讹”是指废除九品中正制 C.“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之治 D.“河清海晏”指贞观年间政治清明 9、“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杜甫的这几句诗反映了( ) A.唐朝“开元盛世”的繁荣 B.唐朝手工技术的高超 C.曲辕犁耕作工具的发明 D.灌溉工具筒车的应用 10、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他被誉为“诗圣”,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他是( ) A.屈原B.杜甫C.苏轼D.陆游 12、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它不仅有开明的民族政策,还有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放的对外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