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538210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9460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中外,历史,纲要,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 cover
邴阔·KY历史工作室出版·侵权必究 第十九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原因和措施,认识70年代经济政策的调整 知道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知道福利制度的内容和影响,认识欧美社会运动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战后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二、教学难点:福利制度的演变及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背景/原因 (1)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弊病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注:罗斯福新政(仅作了解) ①时间:1933———1939年 ②目的:摆脱经济危机,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③内容 整顿金融业:银行暂时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保证存款安全);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改革农业政策:减耕减产,实行补贴(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价格) C、调节工业生产:将生产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国家调节企业和劳资关系;蓝鹰运动 D、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B、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C、关注民生,注重社会福利 ⑤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一次局部调整 ⑥历史影响 A、缓解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B、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民主制度,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加大了政府财政支出;总统权力急剧扩大 (3)二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4)战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5)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 注:凯恩斯主义(仅作了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具体手段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增加就业+社会福利+干预生产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注:第三次科技革命如核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需要巨额资金以及对各部门的协作,这超出了私人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的干预与调节(仅作了解) 主要内容 国内·加强国家政府经济干预 ①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②主要措施 政府开支:加大政府在公共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经济计划: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杠杆调节:利用信贷、利率和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③具体表现(仅作了解)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模式 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法国:计划指导性经济模式 西德: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④历史影响 A、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增长 B、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困境”(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各国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国际·成立国际组织经济调节 ①特点:加强在金融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维护经济秩序 ②主要措施(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A、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战后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B、成立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 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三者具体内容(仅作了解) 类型 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成立时间 1945年 1947年 总部 华盛顿 日内瓦 任务 稳定国际汇率 消除外汇管制 提供短期贷款 提供长期贷款 提供技术援助 降低关税 减少贸易壁垒 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③历史影响 适应了经济全球化需要,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以美国为中心,巩固了美国经济霸权,使美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有利地位 补充知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